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創傷或寒冷刺激下,機體會通過分泌糖皮質激素來進行生命活動的調節。下圖為糖皮質激素分泌調節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調控,此過程是_____調節。A表示___激素。
(2)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具有晝夜節律性,這一特點是受到了圖中_______的控制。
(3)糖皮質激素在機體內的作用非常廣泛,是因為機體多處組織或細胞存在糖皮質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
(4)糖皮質激素可用于器官移植時抗免疫排斥,是因為糖皮質激素能減少淋巴細胞的數目,其作用機理可能是糖皮質激素抑制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促進淋巴細胞的___________。
(5)研究發現,精神抑郁也會引發圖示的調節過程。據此推測,長期精神抑郁的人容易出現感染或發生腫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蠶豆是云南重要的農作物。通過適當的措施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同時保證蠶豆高產是蠶豆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為該實驗擬定一個實驗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天的光照時間是這個實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量。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既能減少投入又能保證蠶豆高產的最佳種植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參與蠶豆光合作用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填“葉綠素a”或“葉綠素b”或“類胡蘿卜素”)。
(4)從化合物合成的角度分析,適當增施氮肥能促進蠶豆增產的原因可能是: a______; b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線粒體內膜兩側存在H+濃度差,H+順濃度梯度經ATP合成酶轉移至線粒體基質的同時,驅動ATP的合成(如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A.圖示過程存在能量的轉換
B.H+'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通過線粒體內膜
C.ATP合成酶不只有催化作用
D.線粒體內、外膜的功能復雜程度與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擬南芥的H基因突變體在22℃下生長與野生型無差別,而30℃下生長則葉片呈白色。科研人員對此進行研究。
(1)30℃時,葉片呈白色的原因是葉綠體發育異常,_______合成受阻所致。
(2)測序發現,突變體的H基因發生了如圖1所示的突變,導致H蛋白異常。科研人員提取野生型和突變體的葉片蛋白,用抗原-抗體雜交方法檢測H蛋白,結果如圖2所示。
①對比圖1中野生型和突變體的內含子序列,可知突變體的H基因發生的堿基對改變是______,這導致mRNA增加了100多個堿基,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據圖2分析,在蛋白質水平上,突變體的改變是______。
(3)科研人員用特定抗體檢測H蛋白在葉綠體內的分布,結果如圖3所示。
①圖3中的葉綠體蛋白、葉綠體基質蛋白和類囊體蛋白,應提取自______(填“野生型”或“H基因突變體”)植株葉片。圖中各泳道的蛋白上樣量均保持一致。
②下列有關該實驗設計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D1蛋白抗體和RbcL蛋白抗體的雜交結果表明葉綠體基質蛋白和類囊體蛋白充分分離
b.D1蛋白抗體和RbcL蛋白抗體的雜交結果可作為H蛋白抗體與抗原陽性反應的對照
c.H蛋白抗體雜交結果中1、2、3泳道條帶大小差異主要是操作誤差造成的
③依據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4)H蛋白是一種熱應激蛋白(溫度升高時表達),調控葉綠體基因編碼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據此推測,H基因突變體在30℃時葉子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亨廷頓舞蹈癥(HD)患者是由于編碼亨廷頓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個核苷酸(CAG)發生多次重復所致。
(1)某HD家系圖(圖1)及每個個體CAG重復序列擴增后,電泳結果如圖2。
①據圖1判斷HD是一種__________染色體遺傳病。
②據圖推測,當個體的所有H基因中CAG重復次數__________25次時才可能不患病。與Ⅰ-1比較,Ⅱ-1并未患病,推測該病會伴隨__________呈漸進性發病。
③與Ⅰ-1比較,Ⅱ-1、Ⅱ-3、Ⅱ-4、Ⅱ-5的H基因中CAG重復次數均有增加,這表明患者Ⅰ-1__________過程中異常H基因的重復次數會增加。
(2)由于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型用于藥物篩選,HD患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含人類突變H基因的模型豬,操作過程如圖3。
①從可遺傳變異類型來看,模型豬發生的變異是__________。
②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體細胞,將細胞核移植到__________中,構建重組細胞,再將重組細胞發育來的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豬體內,獲得子代F0,此過程體現出動物細胞核具有__________。
③將F0與野生型雜交得到F1,F1再與野生型雜交得到F2。在F0、F1、F2中,更適合作為模型豬的是F2個體,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牛口峪水庫原為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污水存放庫,經生態改造后為現在的牛口峪水庫,集觀賞、娛樂、污水處理于一身,下列評價不合理的是( )
A.種植不同類型植物,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B.養殖鴨、鵝等動物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的利用率
C.觀賞、娛樂等功能,體現了水庫的直接使用價值
D.承擔了污水的凈化功能,體現水庫的潛在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含氮有機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長期使用可污染土壤。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選育能降解該除草劑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該除草劑的培養基不透明)。
(1)制備土壤浸出液時,為避免菌體濃度過高,需將浸出液進行稀釋處理。現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無菌吸管吸取1 mL液樣至盛有9 mL無菌水的試管中,依次稀釋103稀釋度。各取0.1 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三個培養基上培養,記錄的菌落數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樣中菌體數為_____ 。
(2)要從長期使用該除草劑的土壤中分離目的菌,從用途方面來看,上述培養皿中培養基的特點是_____ 。
(3)接種技術的核心是_____ 。培養時,只有很少菌落出現,大部分細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或有氧條件抑制了這些細菌的生長。
(4)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中,無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 ,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 ,據此可篩選出目的菌。實驗結果如圖顯示的A~E五種菌株中,_____ 是最理想菌株。
可將選取的所需菌種利用_____ 的方法長期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大型水庫曾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導致藍蕩大量增殖、水華頻發。為防治“水華”,除控制上游污染源,保留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的銀魚等原有物種以外,研究人員依據生態學原理嘗試在水庫中投放以藻類和浮游動物為食的鰱魚和鳙魚,對該水庫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鰱、鳙通過捕食作用可以減少浮游藻類數量
B.鰱、鳙與銀魚競爭,投放后導致銀魚數量下降
C.為保證鰱、鳙的成活率,應適當捕殺鰱、鳙的天敵
D.鰱、鳙的投放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被病原菌感染后,植物體內會引發一系列防御反應:合成水楊酸、發生超敏反應、合成植物抗毒素、木質素以及水解酶等,該過程有多種信號分子的調節(如下圖所示)。
(1)圖中,致病菌誘發植物產生抗病反應的信號是_____;在_____ (選填“富氧”或“缺氧”)的環境中有利于抗病性的提高。
(2)被感染的植物細胞,Ca2+通過_____ (選填“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進入細胞的Ca2+一方面與鈣調蛋白結合促進水楊酸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胞內Ca2+濃度的升高直接促進_____ 的合成,啟動并加快了一氧化氮的合成,進而為植物防御反應的發生提供必需的信號。
(3)當植物被害蟲危害后,感染部位會產生水楊酸(SA),后者能誘導植物釋放揮發性化學物質,以吸引害蟲的天敵,從而形成間接防御反應。該現象可說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具有_____ 功能。該防御機制除可以減少農藥污染外,還能夠_____ ,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4)研究發現植物抗毒素只在植物被感染后才探測到,這說明植物體沒有儲存任何酶進行植物抗毒素的合成,抗毒素是植物體受到微生物感染后通過新的合成途徑迅速大量合成的,據此判斷,控制抗毒素合成的關鍵是_____ (選填“基因突變”“基因轉錄的啟動”或“翻譯的啟動”)。
(5)感染區域的細胞會產生活性氧等有毒物質,活性氧有助于被感染細胞的死亡或直接殺死病原菌。下列對這兩種細胞死亡的理解,恰當的是_____ 。(填寫編號)
①被感染細胞的死亡屬于細胞凋亡,直接殺死病原菌屬于細胞壞死
②被感染細胞的死亡屬于細胞壞死,直接殺死病原菌屬于細胞凋亡
③兩者均屬于細胞凋亡
④兩者均屬于細胞壞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cAMP(環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種細胞內的信號分子。研究表明,cAMP對初級卵母細胞完成減數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機理如圖所示。
(1)由圖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____________并發生環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活化的酶P能抑制初級卵母細胞分裂為____________ 。
(2)女性在胚胎時期卵原細胞就發育成為初級卵母細胞,但初級卵母細胞啟動減數第一次分裂則需要等到進入青春期之后。依據上圖推測,進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級卵母細胞恢復分裂的信號途徑是____________ 。
(3)初級卵母細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賴于細胞膜內陷位置形成的縊縮環。有人認為cAMP抑制減數第一次分裂是因為影響了縊縮環,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級卵母細胞,在誘導恢復分裂后,用兩種特異性藥物(藥物H和藥物F)進行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①應從小鼠的____________ (器官)中獲取初級卵母細胞,然后轉移到37℃、____________ (氣體環境)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
②由實驗結果推測,藥物H能____________ 細胞中cAMP量;藥物F對酶A有____________ 作用。
③根據上述結果推測,cAMP抑制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縊縮環的形成,還可能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