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微生物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20世紀70年代開始,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疫苗的硏制進入分子水平。下圖是1986年通過基因工程制備乙肝表面抗原(HbsAg)從而獲得乙肝疫苗的過程。
【1】如圖所示①~⑤表示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步驟,其中步驟④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多的大腸桿菌是_______(甲/乙/丙);需要使用限制酶的是步驟_________。(填編號)
【2】如圖所示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最可能是乙肝病毒的_________。
A.全部致病基因B.全部不致病基因C.特有致病基因D.特有不致病基因
【3】過程⑥表示將乙肝表面抗原通過肌肉注射進入人體,在人體內發生如圖所示的免疫反應,這個過程屬于_________。
A.細胞免疫B.人工免疫C.體液免疫D.天然免疫
【4】近年來,科學家將病毒引誘到沒有細胞器,也沒有細胞核的成熟紅細胞中,該方法給人類戰勝病毒帶來新的曙光。請根據上述信息及所學的知識分析該方法能防止病毒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有早熟和晚熟兩個品種,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A、a與B、b)研究發現純合的親本雜交組合中出現了下圖兩種情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玉米的晚熟是隱性性狀,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據實驗1可知有兩種親本組合類型,則每一種親本組合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兩種
C.若讓實驗1中的F2隨機交配,則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狀分離比是3:1
D.在實驗2的F2早熟植株中,雜合子占的比例為8/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苯丙酮尿癥(PKU)是一種由致病基因決定的氨基酸代謝病,常造成新生兒神經系統損害而導致智力低下。下圖是患有該病的家族系譜圖。
【1】據圖分析,PKU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常/X/Y)染色體上,是_________(顯性/隱性)基因。
【2】若Ⅲ2與Ⅲ3結婚,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所以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
【3】某人患了苯丙酮尿癥(PKU),該患者欲進行遺傳咨詢,則其遺傳咨詢的正確步驟是_________。①詢問病史、家庭史 ②推算后代的再發風險,提出對策、方法和建議
③家系調查,繪制系譜圖,確定遺傳方式 ④通過臨床的染色體檢查、生化檢測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
從優生的角度考慮,為避免再生下患兒,該家族成員去醫院進行了基因檢測。已知被檢測的PKU基因為142bp(bp表示堿基對),檢測人員用特定限制酶酶切部分家庭成員的PKU基因,產生了大小不同的幾種片段,結果見下圖。
【4】由此判斷,Ⅲ1的每個PKU基因中具有_________個該特定限制酶的酶切位點,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相關基因用A、a表示)
【5】對Ⅰ1、Ⅲ3和Ⅲ1進行根本性治療的方法是_________。
A.心理治療B.鍛煉治療C.限鹽治療D.基因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能激活免疫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引起炎癥反應繼而引起局部組織疼痛,科研人員對枸杞多糖(LBP)相關藥效進行了研究。神經細胞內K+濃度為細胞外的28倍,而細胞外Ca2+濃度為細胞內的15000倍。炎癥因子iL-6使神經細胞Ca2+通道(TRPV1)通透性增強,其分子機制如圖所示。請據圖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圖14中處于內環境的物質是_________。
A.Ca2+B.TRPV1C.gp130D.JAK
【2】某些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使相關神經細胞更易產生_________,并傳至_________產生痛覺。
【3】炎癥因子IL-6與gpl30結合后,通過系列代謝過程使神經細胞Ca2+通道(TRPV1)通透性增強。則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_________。(填“載體蛋白”或“受體蛋白”)
【4】據題分析,下列關于“炎癥反應繼而引起局部組織疼痛”可能的機理推斷合理的有_________。
A.Ca2+進入神經細胞的方式是協助運輸
B.PI3K促進含有TRPVI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
C.Ca2+進入細胞,進而引發神經遞質的釋放
D.從炎癥因子IL-6與gp130結合到產生疼痛的調節方式屬于反射
【5】為驗證LBP通過抑制IL-6的釋放發揮藥效,將離體神經元和能釋放IL-6的膠質細胞共同培養。對照組和LBP組均用辣椒素(TRPVI的激活劑)處理,檢測神經元內Ca2+信號變化,結果如下圖.該實驗不足以驗證假設,請闡述理由并加以完善,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幽門螺桿菌是梄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狀短桿菌,具有強的脲酶活性,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因為胃液的強酸性,早期人們都認為沒有細菌能在極酸的胃液中生存。一直以來,都認為胃炎胃潰瘍是因為壓力或者辛辣食物。1984年,馬歇爾自己“以身試菌”,喝入幽門螺桿菌菌液進行實驗觀察,探究胃炎、胃潰瘍的致病原因。
【1】下列關于幽門螺桿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_________。
A.該菌能在酸性環境條件下生存
B.該菌儲存其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是擬核
C.該菌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
D.該菌合成和加工脲酶所涉及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
【2】進一步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不僅可產生尿素酶,還能產生_________和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壞胃黏膜的完整性。
【3】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涉及傳染病傳播途徑中的_________
A.空氣傳播B.接觸傳播C.媒介物傳播D.病媒傳播
【4】目前,13C呼氣檢測是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讓病人服下一定量的13C-尿素,約30分鐘后收集待檢者呼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13CO2。13C-尿素呼吸檢測的原理是:患者消化道細胞內_________(填“有”或“無”)尿素酶活性,呼出氣體中的13CO2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人體細胞呼吸的產物。
【5】下圖中4支試管分別代表4種微生物在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長狀態,幽門螺桿菌在氧氣濃度過高或過低條件下不能生長。下圖中_________號和_________號試管分別代表幽門螺桿菌和酵母菌生長狀態。
【6】馬歇爾進行自身人體實驗,以證實胃炎或胃潰瘍的病因,請你寫出他提出的假設及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Hedgehog基因(H)廣泛存在于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中,在胚胎發育中起重 要作用。我國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敲除和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研究了H基因在文昌魚 胚胎發育中的作用。
(1)研究者使用了兩種TALE蛋白對文昌魚的H基因進行敲除。TALE蛋白的結構是人工 設計的,蛋白質的中央區能夠結合H基因上特定的序列,F區則能在該序列處將DNA雙鏈切開如圖1所示。
①根據_______設計出其氨基酸序列,再根據氨基酸序列對應的密碼子序列推測岀編碼 TALE蛋白的DNA序列,人工合成DNA序列之后,再以其為模板進行轉錄生成 mRNA。
②將兩種mRNA用 _______法導入文昌魚的卵細胞中,然后滴加精液使卵受精,此受精 卵發育成的個體為F0代。
③F0代個體細胞內被兩種TALE蛋白處理過的DNA,經________催化重新連接后,H 基因很可能因發生堿基對的_______而喪失功能,基因喪失功能則被稱為“敲除”。
(2)提取F0代胚胎細胞DNA,通過________體外擴增H基因,用________進行切割,電 泳后用______為探針進行DNA分子雜交,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樣品________代表的F0個體中部分H基因己被敲除。研究者發現,在F0個體產生的所有配子中,通常只有部分配子的H基因被敲除,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疫苗和抗體己被廣泛應用于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的過程,已知某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該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疫苗的生產和抗體的制備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過程③在構建A基因重組載體時,應在目的基因前后插入_______,從而能被受體細胞的 _______ 所識別,以便于其催化轉錄過程。
(2)在給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時,要重復注射幾次的目的是通過二次免疫,增加小鼠體內 的_________ 數目。
(3)在將X細胞進行擴大培養前,至少需要經過___________次篩選,選岀的X細胞具備____________ 特點。
(4)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的__________來制備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以從疑似患者體內分離出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核酸序 列比較,或用圖中的________與分離出的病毒進行特異性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后,繪制了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甲)和碳循環示意圖(圖乙),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相關成分。請據甲、乙兩圖回答有關問題:
(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與乙圖相比較,甲圖中沒有的是____(填字母)。
(2)湖泊中,水蚤與河蚌的關系是_____。
(3)鰱魚的糞便能被細菌和真菌分解,這種情況下細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____營養級。
(4)若河蚌從小球藻中獲得的能量占比2/5,從水蚤中獲得的能量為占比3/5,則河蚌增加10 g體重,最少需要小球藻______。
(5)圖乙中碳以CO2的形式進行循環的過程有__(用圖中序號表示)。過程①表示小球藻的_____。
(6)檢驗員用抽樣檢測方法檢測每毫升水體中小球藻的數量:將ImL水樣稀釋100倍后,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許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使其自行滲入計數室,并用濾紙吸去多余液體。稍待片刻,待_____,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已知血細胞計數板的規格為1mm×1mm×0.1mm,圖1為其正面示意圖,顯微鏡下觀察到圖2所示的圖像。若計數得圖2中每一中方格里小球藻平均數為5個,則該ImL培養液中含小球藻約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胃癌是我國發病率很高的一種惡性疾病,制備抑制癌細胞增殖的單克隆抗體對治療胃癌具有重要意義。抗胃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
B.乙所代表的細胞中包括5種融合類型的細胞
C.在篩選過程中,對丙細胞進行最終篩選的指標是細胞能迅速繁殖
D.抗胃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利用的生物技術有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神經-體液-免疫相互調節的關系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神經-體液調節途徑涉及的主要結構有_______、______、腎上腺、甲狀腺和性腺。
(2)巨噬細胞可參與免疫和特異性免疫,T細胞可參與的特異性免疫是 __________ 。
(3)圖示表明,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髓和__________,與圖示有關的神經-體液-免疫網絡調節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除了圖中列舉的類型外,還有兩類有代表性的物質是神經遞質和________。
(4)免疫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作用于神經細胞,在此發生的信號轉換方式是 _________。
(5)調査表明,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疲勞綜合征甚至過勞死等病癥,正在威脅著知識分子的健康和生命。據圖分析,過度疲勞可使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