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人類的單基因遺傳病進行調查。以下是兩種遺傳。ê喎Q甲病、乙病)在該地區萬人中表現情況統計表
有甲病 無乙病 | 無甲病 有乙病 | 有甲病 有乙病 | 無甲病 無乙病 | |
男性 | 280 | 245 | 5 | 4470 |
女性 | 281 | 16 | 2 | 4701 |
根據所給的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體上,你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表數據計算所調查的人群中甲病的發病率是___________。乙病在人群中男女發病率有較大差異,從基因及基因在染色體的位置角度分析,共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調查分析發現有這樣一個家庭;丈夫無病且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妻子正常,生了一個患甲病的女孩和一個患乙病的男孩,假設與甲病相關的基因為A或a,與乙病相關的基因為B或b,則這對夫婦中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并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畫出該患病男孩的相關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 (可在染色體“︱”上畫“●”來代表基因)。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家蠶是二倍體生物,含28對染色體,ZZ為雄性,ZW為雌性。幼蠶體色中的有斑紋和無斑紋性狀分別由Ⅱ號染色體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蠶由于吐絲多,絲的質量好,更受蠶農青睞,但在幼蠶階段,雌雄不易區分。于是,科學家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紋雌蠶”來解決這個問題。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若對家蠶進行基因組測序,需要測定其_______條染色體;
(2)圖中變異家蠶的“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__(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圖中F1有斑紋的個體中染色體正常的比例為______;
(3)根據題意,在生產中,選取題中的“限性斑紋雌蠶”作為母本,則還需選取表現型為____________的雄蠶作為父本,這樣在后代中可根據體色辨別幼蠶性別,從而選出雄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免疫學家: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提供了一種治療癌癥的新方法;
如果外來物質入侵了人體,或者人體細胞叛變成了癌細胞,免疫系統就會激活,向它們發動大規模打擊。可是,為什么很多人得了癌癥以后,免疫系統卻不能把癌細胞都消滅光呢?艾利森和本庶佑發現,這是因為免疫系統被“某種狗繩”拴住了。例如,人體的免疫細胞表面有一種PD-1蛋白。這種蛋白質就像狗的項圈,如果再在上面栓一根狗繩,能夠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癌變的細胞成為抗原,我們主要會通過_______(體液/細胞)免疫對其進行打擊,相關免疫細胞增殖的細胞周期會________(變短/不變/變長);
(2)得了癌癥的人,主要是源于其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減弱所致;
(3)如果設法將PD-1的活性提高, 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將______(降低/不變/升高)
(4)如果沒有PD-1這樣的項圈,免疫系統就可能反應過度,不分敵我胡亂攻擊,造成嚴重的_____________,所以,它本來是有好處的;谶@些發現,他們發明了一種癌癥的“免疫治療法”。醫生會讓癌癥病人吃下一種藥物,讓它松開免疫系統的“項圈”,使后者可以全力攻擊癌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調定點學說認為,人體內存在體溫調定點,當體溫偏離調定點時,機體能通過調節使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細菌感染能引起人體產生致熱原而引起體溫調定點改變進而導致發燒.圖1表示某發燒病人體溫測量記錄圖,圖2表示此過程中的部分調節途徑示意圖,A和B代表器官;請回答.
(1)圖1中,AB段是由于細菌感染導致體溫調定點_____(上移/不變/下移),使正常體溫相當于____________(填“炎熱”或“寒冷”)刺激, 在BC段時,病人的產熱量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熱量
(2)圖2體溫調節中,汗腺立毛肌骨骼肌等和分布于其上的神經末梢等共同構成________________,其中骨骼肌為主要的產熱結構,它的活動受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分子的影響
(3)A對B分泌激素的調節屬于_____調節(神經/體液/神經-體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從某細菌中提取抗鹽基因,轉入煙草并培育成轉基因抗鹽煙草。下圖是轉基因抗鹽煙草的培育過程,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質粒上的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獲取了抗鹽基因(目的基因),并采用____________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擴增,該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引物,同時該技術必須用_____________酶;然后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圖中的質粒和目的基因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 I酶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⑤、⑥依次表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抗鹽煙草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
(4)為確定轉基因抗鹽煙草是否培育成功,既要進行分子雜交檢測,又要在個體水平上鑒定,后者具體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獼猴桃味道酸甜,維生素C含量豐富,以獼猴桃果實為原料,制成的果汁及經發酵制成的果酒維生素C含量較高。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果汁時常加入果膠酶,因為果膠酶可以通過分解果膠來提高果汁的____________。由于溶液中的酶很難回收,為了降低成本,使果膠酶能被再次利用,一般采用化學結合法或____________法將其固定。
(2)獼猴桃果酒制作時,發酵液未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雜菌卻不能正常生長,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員發現某種微生物中富含果膠酶,通過酶解法和吸水漲破法釋放出其中的果膠酶,分離該酶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電泳法,其中電泳法的原理是根據蛋白質分子的___________、大小以及形態不同,在電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實現分離。
(4)本實驗中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對所提取的酶進行鑒定。根據如圖的電泳結果,某同學得出“所提取的酶具有兩條鏈”的結論,這種說法可靠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曲線表示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預防
B.方法①比方法②可使人獲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體獲得抗體的過程叫細胞免疫
D.若某人被毒蛇咬傷,此時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比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腎上腺的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動受內臟神經的直接支配。在恐懼、嚴重焦慮、劇痛等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圖為腎上腺素在不同組織細胞發揮作用的機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 a 和圖 b 結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細胞,圖 b 和圖 c 結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體不同
B. 當人處于危險環境時,血液會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C. 腎上腺素通過催化多種化學反應調節生命活動
D. 腎上腺素分泌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A、b代表玉米的優良基因,這兩種基因是自由組合的,F有AABB、aabb兩個品種,為培育出優良品種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圖所示,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可以將多種優良性狀集中在一個生物體上
B.與①②③過程的育種方法相比,⑤⑥過程的優勢是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C.圖中A_bb的類型經過③過程,子代中AAbb與aabb的數量比是3∶1
D.④過程的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兩種淀粉酶A與B,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這兩種淀粉酶的話性,設計實驗如下:
實驗原理:溫度等條件可以影響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產生麥芽糖。
實驗材料: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濃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溫度計等。
實驗過程:如表所示,
組別 步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①設置水浴缸溫度 (℃)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②取8支試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別保溫5mi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③另取8支試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別保溫5min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④將同組兩個試管中的淀粉溶液與淀粉酶溶液混合搖勻,保溫5min |
實驗結果:圖甲是40℃測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麥芽糖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乙是實驗第④步保溫5分鐘后對各組淀粉剩余含量進行檢測的結果。
(1)生物體內的酶是由__________產生的,本質是________,酶能起催化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
(2)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無關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2種)。
(3)若適當降低溫度,圖甲中P點將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酶制劑適于在_________下保存。
(4)實驗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底物淀粉的剩余量來表示酶的活性,該實驗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生成物麥芽糖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