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環境保護]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全球氣候變暖増加的熱量中,64%被海洋表層水(0-700m)吸收;相當于人為排放量約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導致海洋酸化。當海水的溫度、鹽度、酸堿度和透光度等環境因子發生較大變化時,淺水珊瑚會發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發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圖為¨大氣圈碳收支示意圖”。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說明導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以及針對該原因可采取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海南儋州市木棠鎮神沖村臨海的沙灘上,有幾處用火山石壘成的圍堰,漲潮時海水漫過圍堰,魚群隨著潮水進入覓食;退潮后,不少魚蝦則被攔在了圍堰里.圍堰捕魚方式具有生態、保育功能,近年來該捕魚方式逐漸消失,慢慢湮沒在人們腦海的記憶里.下圖為圍堰石壩景觀圖。
簡述圍堰捕魚的生態、保育功能并分析圍堰捕魚逐漸消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洲,是菊科一枝黃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為觀賞花卉被引入我國,20世紀80年代迅速擴散蔓延成雜草,表現出極強的群落競爭優勢。
材料二 加拿大一枝黃花在群落草本植物中的重要值與群落郁閉度的相關性分析。
注:重要值表示物種在群落中的優勢程度;群落郁閉度是指內部特征大體一致而與鄰近地段有明顯區別的一片林子的密度,密度越高,郁閉度越大。
(1)分析郁閉度與加拿大--枝黃花在群落草本植物中的重要值之間的關系。
(2)并提出抑制一枝黃花蔓延的生物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黃花刺病(下圖)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鮮艷的黃色花朵和滿身的刺而得名,是有嚴重危害的有毒植物。黃花刺茄原產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以搶占其他植物的陽光、養料和水分作為生存的基礎,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被世界各國列為入侵物種。我國于1982年在遼寧省首次發現該物種,后續十幾年間,吉林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相繼發現了該物種。
結合材料分析黃花刺茄入侵對當地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亢是由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素引起的。臨床上可通過向檢測者靜脈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檢測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TSH)的濃度作為輔助診斷依據。如圖是對甲、乙兩個人的檢測結果,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檢測者體內注入TRH
B.圖示結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
C.ab段是TRH直接進入垂體細胞轉化為TSH引起的
D.bc下降說明激素在人體內發揮作用后會失去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在斯匹次卑爾根島(位置見圖11)一座山體的120米深處,建有世界種子庫(通過約100米長的隧道進入),存有近100萬包人類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種子樣本,以預防自然災害、戰爭、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的物種消失風險。該種子庫在自然狀態下可以保持種子樣本安全達百年以上。
說明世界種子庫選址的有利條件,以及在全球變暖趨勢下可能遭遇的環境風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海南儋州市木棠鎮神沖村臨海的沙灘上,有幾處用火山石壘成的圍堰,漲潮時海水漫過圍堰,魚群隨著潮水進入覓食;退潮后,不少魚蝦則被攔在了圍堰里.圍堰捕魚方式具有生態、保育功能,近年來該捕魚方式逐漸消失,慢慢湮沒在人們腦海的記憶里.下圖為圍堰石壩景觀圖。
簡述圍堰捕魚的生態、保育功能并分析圍堰捕魚逐漸消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20 年初,非洲東部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等地發生 25 年來最為嚴重的蝗蟲災害。下圖為聯合國糧食組織預測蝗群 3~7 月遷飛圖。蝗蟲喜溫暖耐干旱,蟲卵可能會在 3 月至 4 月間孵化,向北遷飛并廣泛繁殖。若出現新蝗群,第二波蝗災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毀滅性后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由蝗群遷飛預測圖分析,影響蝗群 3~7 月向北遷飛的原因是( )
A.風向影響B.氣溫升高C.人類干預D.降水減少
【2】專家預測,蝗群難以由印度進入我國,最可能是途中( )
A.森林茂密B.高山阻隔C.距離遙遠D.氣候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雞屬于ZW型性別決定的二倍體生物。如圖是雞的正常卵原細胞及幾種突變細胞的模式圖(僅示2號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正常卵原細胞可產生的雌配子類型有四種
B.突變細胞Ⅰ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C.突變細胞Ⅱ所發生的變異能夠通過顯微鏡觀察到
D.突變細胞Ⅲ中A和a的分離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在斯匹次卑爾根島(位置見圖11)一座山體的120米深處,建有世界種子庫(通過約100米長的隧道進入),存有近100萬包人類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種子樣本,以預防自然災害、戰爭、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的物種消失風險。該種子庫在自然狀態下可以保持種子樣本安全達百年以上。
說明世界種子庫選址的有利條件,以及在全球變暖趨勢下可能遭遇的環境風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