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中對綠藻和藍藻都符合的是( )
A.類囊體膜上的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
B.在細胞核中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
C.能夠在DNA分子水平上產生可遺傳變異
D.在線粒體和擬核中和NADH反應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資料表明胃癌細胞中有胃泌素相關基因的表達,而且外源性胃泌素對胃癌細胞有明顯促進生長的作用。某科研人員為驗證外源性胃泌素的上述作用,以及進一步研究丙谷胺對其作用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研究。請完善實驗思路,并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要求與說明:用細胞流式測定儀測定細胞周期分布;實驗結果測定的具體操作不作要求;培養過程中培養液變化忽略不計;實驗條件適宜)
(1)完善實驗思路:
①將X型胃癌細胞培養3天后制備細胞懸液備用。用細胞培養液配制適宜濃度的胃泌素溶液和丙谷胺溶液。
②取適量等量細胞懸液加入4組培養瓶中待繼續培養,每組若干,各組處理如下。
甲組:_______;
乙組:50μL丙谷胺溶液+50uL細胞培養液;
丙組:_______;
丁組:100L細胞培養液。
③將上述樣品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培養。48h后取部分樣品測定________,并記錄。
④_______,并記錄。
⑤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表:胃泌素和丙谷胺對X型胃癌細胞增殖及細胞周期的影響
組別 | 72h,570nm | 48h,各時期細胞百分比(%) | ||
OD值 | G1 | S | G2+M | |
甲 | 0.767±0.025 | 55.60 | 25.20 | 19.20 |
乙 | 0.559±0.020 | 70.10 | 20.05 | 9.85 |
丙 | 0.585±0.022 | 68.60 | 21.10 | 10.30 |
丁 | 0.561±0.026 | 70.00 | 20.00 | 10.00 |
(注:OD值大小可體現細胞增殖情況;丁組細胞的細胞周期T=20h。)
(2)實驗分析與討論:
①用OD值作為檢測細胞增殖指標的依據是_______。甲組與丁組數據比較,說明甲組的處理最可能是促進了S期細胞的________,從而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乙、丁組數據幾乎沒有差異,但甲、丙組數據差異明顯,可見丙谷胺具有________作用。
②據表中數據,在答題卷相應坐標系中畫出丁組細胞中核DNA含量的周期性變化曲線,并將坐標系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題:
(一)開發山楂果醋恰好讓山楂中的有機酸豐富了果醋的酸味,同時也彌補生食山楂酸味大的缺陷,具體釀制山楂果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請將具體過程補充完整。
(1)制備山楂果原汁:選成熟的山楂果,在清水沖洗山楂果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去梗。將山楂果切片并去籽,再添加_______,酶解適宜時間后壓榨取果汁。
(2)乙醇發酵:由于山楂果原汁_______,故發酵液中添加適量蔗糖,以獲得酒精含量較高的果酒。果汁中加入活化的________后,在適宜環境下發酵一段時間,當發酵液中停止_______,發酵完畢待過濾,或發酵至_______,上清液即為果酒,用虹吸法取出。
(3)醋酸發酵:將醋化醋桿菌進行擴大培養后,經檢查菌體生長正常并無雜菌污染后接種于山楂酒-水中進行發酵,整個發酵過程需要通入_______。在發酵后期加入0.3~0.4%的食鹽,其目的是調味和_______,以防止果醋被發酵分解。
(二)下圖為轉基因抗蟲煙草的培育流程,①②③④表示過程,其中②表示利用農桿菌轉入受體細胞。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①過程構建重組質粒時,若用同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處理Ti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使兩者形成粘性末端用于拼接,這種方法的明顯缺點是目的基因和質粒________(答出2點即可)。另外,影響拼接效率的主要因素,除以上缺點和鹽離子濃度、滲透壓、溫度等環境因素外,還有_______(答出2點即可)。
(2)在②過程中,將圖示重組Ti質粒導入農桿菌時可用______處理農桿菌,以提高轉化效率。操作之后,需要特定的培養基對農桿菌進行篩選,其原因是_______,最終篩選到的對象在相應選擇培養基上的存活情況是________。
(3)在③過程常通過調節_______的適當配比,從愈傷組織誘導出芽和根的_____,并由此再生出新植株。獲得轉基因煙草后,再通過[④]_______過程實現多個世代組織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的花色、葉形和株高分別受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現有甲、乙、丙、丁植株進行4組雜交實驗,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組別 | 親本 | F1表現型及比例 |
第1組 | 甲×乙 | 3紅花寬葉高莖:1紅花寬葉矮莖 |
第2組 | 乙×丙 | 9紅花寬葉高莖:3紅花寬葉矮莖:3紅花窄葉高莖:1紅花窄葉矮莖 |
第3組 | 丙×丁 | 3紅花寬葉高莖:1白花寬葉矮莖 |
第4組 | 丁×甲 | 1紅花寬葉矮莖:2紅花寬葉高莖:1白花寬葉高莖 |
請回答:
(1)窄葉和寬葉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至少要根據雜交第2組和雜交第_______組,才可判定基因A/a、B/b、D/d位于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將植株甲的相關染色體及基因在答題卷相應圖框中標注完整_________。
(2)雜交第1組的F1群體隨機授粉得F2,理論上,F2中紅花窄葉高莖所占比例為_______。雜交第2組的F1有________種基因型。
(3)用遺傳圖解表示出雜交第4組產生F1的過程(葉形忽略不寫)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最先是在一玉米田堆放的有機肥中檢測到放射性,施肥后在玉米體內檢測到了放射性,隨后在田間小動物玉米螟、狼蛛、螞蟻(分解者)體內檢測到放射性情況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
(1)若放射性來自某一種元素,則可能是______(填“15N”或“32P”)。該有機肥中的放射性物質進入玉米體內的具體途徑是_______。題中的一條食物鏈為_______。
(2)圖中甲代表的動物是________,它屬于第_______個營養級。丙代表的動物體內最遲才出現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該放射性元素自身衰減需要漫長的時間,然而,曲線顯示三種動物體內的放射性強度都很快降低,其降低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遺傳家系圖如下,甲病和乙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基因均不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已知乙病為伴性遺傳病,人群中甲病的患病概率為12%。以下僅針對這兩種遺傳病而言,家系中無突變和染色體片段交換發生,II-1無致病基因,II-2為純合子。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II-3與II-4再生一個正常女孩的概率為1/8
C.III-2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I-1遺傳下來的
D.III4的基因型與II-3不相同的概率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系統中,甲、乙兩種生物種群數量與其λ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λ值為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與當前種群數量Nt之比(λ=Nt+1/Nt)。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比乙種群的小
B.甲、乙生物間存在取食和被取食關系,乙為捕食者
C.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1時,一年后兩者數量仍相等
D.當甲、乙種群數量均為n2時,乙種群數量下降較甲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冠狀病毒屬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鏈RNA病毒。2019年12月起爆發了多起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若要生產可以用于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請根據下面的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
(1)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技術。A細胞是小鼠骨髓瘤細胞,則B細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動物或人體內的_________細胞。
(2)假設僅考慮某兩個細胞的融合,則可形成_________種類型的C細胞。因此需用_______培養基篩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特點)的D細胞用于培養。D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注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預防感染的一種措施。我們已經知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體細胞中增殖變化的物質是_________,而決定其抗原特異性的物質位于________,據此分析制備冠狀病毒疫苗的主要思路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部分過程如下圖所示,①②③表示生理過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和②過程分別發生在細胞溶膠和線粒體
B.③過程可在線粒體內膜上或細胞膜上進行
C.①②③過程均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發生
D.①②③過程均產生ATP,③過程的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誘導A細胞和B細胞融合前要先去除其細胞壁,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
B.A細胞和B細胞融合成C細胞的過程中,可用離心、振動、電激誘導融合
C.A細胞和B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雜種細胞再生出新的細胞壁
D.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目的是獲得雜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