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藥物A由于某種原因隨著污水進入并影響湖泊生態系統。該過程的部分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殘體、糞便等主要在湖泊斜溫層被分解者分解
B.若對該湖泊進行污水處理使其凈化,則水體中魚類種群數量將以指數增長方式恢復
C.該湖泊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有四個營養級
D.若藥物A會抑制某種雌魚的生殖能力,則最終可能會導致魚類種群密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葡萄糖進出細胞需要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的協助,GLUT有多個成員,其中對胰島素敏感的是GLUT4.如圖為胰島素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機理圖,圖中的小囊泡能與細胞膜融合。如表為某人在醫院空腹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變化檢驗報告單。
項目 | 結果 |
空腹血糖 | 4.70mmol/L |
半小時血糖 | 8.11mmol/L |
一小時血糖 | 5.82mmol/L |
二小時血糖 | 5.15mmol/L |
三小時血糖 | 4.63mmol/L |
四小時血糖 | 4.71mmol/L |
五小時血糖 | 4.58mmol/L |
(1)表中零到半小時,此人血糖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腸道吸收葡萄糖進入血液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分解 D.非糖物質轉換
(2)在三小時以后此人的血糖相對穩定,調節其血糖穩定的激素有_____。
(3)為了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需要,幾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都分布著另外的GLUT1、GLUT2、GLUT3,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_____。
A.促使血糖濃度升高 B.加快脂肪氧化分解
C.加快蛋白質的轉運量 D.維持細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
(4)結合圖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的有_____ 。
A.信號轉導蛋白缺失 B.體內產生胰島素抗體
C.胰高血糖素與其受體結合發生障礙 D.控制合成受體蛋白M的基因發生突變
(5)結合圖分析,表4中半小時到一小時此人血糖下降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甲、乙兩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
請回答問題:
(1)食物網由______交織而成,它反映了______中_____________關系。
(2)在食物網甲中,A魚體內的能量直接來自于______。
(3)甲、乙兩食物網的營養級最多均有______級,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______。
(4)基于對上述兩食物網的觀察,借鑒教材中賽達伯格湖的研究案例,請提出一個可用數據證實(或證偽)的、能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離子的跨膜運輸是神經興奮傳導與傳遞的基礎。突觸傳遞過程中,前、后膜內外離子的移動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問題:
(1)當興奮傳導到突觸前膜時,引起突觸前膜對Na+通透性的變化趨勢為______。在此過程中Na+離子的過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觸前膜上Ca2+ 通道打開的原因是______。
(3)圖中①至④表示興奮引發的突觸傳遞過程。圖中過程②表示______。
(4)為研究細胞外Na+濃度對突觸傳遞的影響,向細胞外液適度滴加含Na+溶液,當神經沖動再次傳來時,膜電位變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觸部位胞內的鈣離子主要來自于胞外。為證明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可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量,提出可供實驗的兩套備選方案。
方案一:施加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然后刺激突觸前神經細胞,檢測神經遞質的釋放量。再在該實驗體系中適度增加細胞外液中的鈣離子濃度,然后刺激突觸前神經細胞,檢測神經遞質的釋放量。
方案二:適度增加細胞外液中的鈣離子濃度,然后刺激突觸前神經細胞,檢測神經遞質的釋放量。另取一組實驗材料施加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然后刺激突觸前神經細胞,檢測神經遞質的釋放量。
比較上述兩個方案的優劣,并陳述理由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生命體的新陳代謝離不開酶和ATP的參與,合成該細胞中絕大多數酶的結構是[]_____,合成ATP的結構部位有_____。
A.①B.③C.⑤D.⑦E.⑨F. ⑩
(2)結構⑦中產生的1分子CO2擴散出來進入同一細胞結構①中,穿過的生物膜層數為_____層。
(3)如將該細胞置于30%的蔗糖液中一段時間后,該細胞將_____(失水/吸水)出現質壁分離分離現象,再將該細胞置于清水中一段時間后,細胞則會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如果將該細胞置于遠高于30%的蔗糖液中,則發生的現象與上述發生現象的不同之處是_____。
(4)若在離體條件下,圖示細胞在形成愈傷組織的分裂過程中會周期性消失和重現的細胞結構有_____(寫結構名稱)。這些結構的周期性消失對于細胞分裂的意義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致敏T淋巴細胞
B.②是去除骨髓瘤細胞的細胞核后進行細胞融合
C.③中的融合細胞同時具有脾臟細胞和鼠骨髓瘤細胞的特性
D.④是經篩選培養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生型果蠅為灰身、長翅。灰身基因(A)突變后出現黑身表型,長翅基因(B)突變后出現殘翅表型。已知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用灰身長翅(P1)與黑身殘翅(P2)兩種果蠅進行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根據這兩對基因的DNA序列分別設計一對PCR引物,對雜交實驗一親本、子代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擴增結果見圖1。
請回答問題:
(1)根據雜交實驗一與相關基因PCR產物電泳結果,推測P1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P1親本產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2)由圖1的PCR結果可以推測:果蠅B→b的突變是由于B基因內______所致。判斷的依據是:______。
(3)若對雜交實驗二中的親本、子代的基因組DNA再進行PCR擴增,親本及親本型子代擴增結果見圖2。請將新組合表型果蠅的擴增條帶圖繪在圖2中的橫線上。______
(4)分析雜交實驗二后代中出現4種表型,且數量不等的原因是:______。
(5) 為從細胞水平證明只有雌果蠅能夠產生新的基因組合的配子,請寫出實驗思路,列出主要實驗設備及實驗材料,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示底物與抑制劑和酶的結合機理。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X位點是酶與底物契合的活性部位
B.抑制劑l和2的抑制原理是一樣的
C.增加底物濃度,能減弱抑制劑l的抑制作用
D.降低底物濃度,與抑制劑2的抑制作用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①代表新鮮菠菜葉的光合色素紙層析結果示意圖,則下圖②所示結果最有可能來自于
A. 清水培養的水仙葉片
B. 盆栽的天竺葵的葉片
C. 大蒜發芽長出的綠葉
D. 秋冬季節的銀杏落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分別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從左側給予光照。此實驗的結果不會:
A. 甲向右側彎曲生長
B. 乙直立生長
C. 丙向左側彎曲生長
D. 甲、乙、丙都彎向光源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