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果蠅的染色體組成圖及①②的放大圖,①②為性染色體,且①中存在紅眼基因。將某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F1全為紅眼,F2中紅眼與白眼果蠅之比為3: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圖示果蠅為雄性,且親本中紅眼為顯性性狀
B. 眼色基因無論在Ⅰ或Ⅱ片段上,均可符合上述結果
C. 若對該果蠅的核基因組進行測序,需測定5條染色體
D. Ⅲ上的基因發生突變只能在限定性別中遺傳,且可用顯微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體對抗艾滋病靠特異性免疫
B. 某些逆轉錄酶抑制劑可用于治療艾滋病
C. 艾滋病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D. HIV的遺傳物質直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關的問題:
I.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新技術,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面是實驗的部分步驟:
(1)實驗的第一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第二步把35S標記的噬菌體與細菌混合。如上圖所示,第四步離心后的實驗結果說明:侵染時,噬菌體的________________沒有進入細菌體內。
(2)若要大量制備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需先用含35S的培養基培養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體去侵染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驗的實際最終結果顯示:在離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沉淀物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1)由于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
a.在實驗中,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將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誤差的來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人體免疫系統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推測最準確的是
A. 細胞乙的來源只有甲細胞,由甲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與淋巴因子作用增殖分化形成
B. 與細胞丙相比,細胞乙的高爾基體和溶酶體都更發達
C. 抗原一抗體被細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產物可被細胞利用
D. 人體免疫系統清除流感病毒的過程中,細胞甲、乙、丙都能進行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不良環境能使植物體內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標。為探究不同植物葉片對汽車尾氣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員將兩年生的香樟和杜鵑分別置于密閉氣室中,用相同濃度的汽車尾氣處理16h,取葉片研磨后獲得葉片研磨液。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每組實驗測定4次,每次向錐形瓶中加入2mL葉片研磨液后均測定5min內的氣體收集量,結果如表(單位:mL)。請回答下列問題:
次數 植物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平均 | |
香樟 | 對照組 | 2.1 | 2.0 | 2.2 | 2.1 | 2.1 |
實驗組 | 1.6 | 1.45 | 1.5 | 1.35 | 1.48 | |
杜鵑 | 對照組 | 3.0 | 2.8 | 2.9 | 2.9 | 2.9 |
實驗組 | 1.8 | 1.9 | 2.0 | 1.9 | 1.9 |
(1)本實驗中應設計的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方式是:將生理狀況相似的香樟或杜鵑置于_______的密閉氣室中放置16小時。
(2)本實驗用氣體產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制備香樟和杜鵑的葉片研磨液時加入緩沖液,其目的是避免研磨過程中_________的變化對H2O2酶產生影響。恒溫水浴設定為3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統計氣體收集量時,對每種實驗材料均進行4次,并計算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實驗表明:對汽車尾氣污染耐受力較強的植物是_______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個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圖中甲病由T、t基因決定,乙病由A、a基因決定,Ⅰ-2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請分析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_性基因
(2)Ⅱ-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Ⅲ-5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6的甲病致病基因來自第Ⅰ代的________個體。
(3)如果Ⅲ-2與Ⅲ-5結婚,后代中理論上最多會出現________種基因型,他們生育同時患兩種病的孩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生育正常男孩的幾率為__________。
(4)如果Ⅲ-6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tXtY,______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是其父親產生異常生殖細胞導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某湖泊中兩種生物當年的種群數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之間的關系(不考慮遷入遷出的影響),直線p表示Nt+l=Nt;圖2表示該湖泊中不同體長露斯塔野鯪魚的食性比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生物在C點時,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F點時乙種群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Nt小于a時,甲、乙兩條曲線中______曲線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2)調查發現該湖泊中的綠藻、藍藻是雄斯塔野鯪魚和羅氏沼蝦的食物,羅氏沼蝦又是露斯塔野鯪魚的食物。
①該湖泊中露斯塔野鯪魚和羅氏沼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
②體長為2.8cm的露斯塔野鯪魚增重3g至少需要消耗藻類的量是體長為6.6cm的野鯪魚的_______倍。
③在藻類爆發的季節,為盡快控制藻類的數量,應向該湖泊中投放體長至少為_______cm的露斯塔野鯪魚,一段時間后,還可以捕撈野鯪魚供人們食用。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投放這一體長野鯪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④科研小組又對羅氏沼蝦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數字為能量值,單位是kJ/cm2·a)
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 糞便中的能量 | 同化量 |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51.6 | 27.0 | 24.6 | 23.1 |
據上表結果分析,羅氏沼蝦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