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實驗室做的通過動物纖維母細胞等獲得單克隆抗體的實驗研究。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X、Y、Z細胞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過程類似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中的___________過程,與纖維母細胞相比,誘導干細胞的全能性較___________。②過程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過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誘導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處需要篩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含放射性32P標記的核苷酸的培養基培養Z細胞,能測到放射性32P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下圖表示植物細胞中糖類分解代謝的途徑,據圖回答問題。
(1)細胞器1、2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機酸”經乙過程的生成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有機酸”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發酵作用的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過程中,CO2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的直接產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個,下圖為葉肉細胞中部分代謝途徑示意圖。
淀粉是暫時存儲能量的光合作用產物,其合成場所應該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中。淀粉運出葉綠體時先水解成TP或____________,后者通過葉綠體膜上的載體運送到細胞質中,合成由________糖構成的蔗糖,運出葉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情況,相互敘述正確的是
A. 群落的演替順序就是生物進化的順序
B. b階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結構,不存在垂直結構
C. 從演替的過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
D. b階段為c階段的群落形成創造了適宜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不是孟德爾選用豌豆作實驗材料并獲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豌豆是嚴格閉花受粉的植物
B.豌豆花比較大,易于做人工雜交實驗
C.豌豆在雜交時,母本不需去雄
D.豌豆具有穩定的、容易區分的相對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探究植物激素對頂端優勢的影響,實驗處理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植株的種類及生長情況是本實驗的自變量
B. A組和B組對照可證實莖尖細胞合成的生長素維持了頂端優勢
C. D組和E組實驗結果說明細胞分裂素一定通過抑制生長素運輸解除頂端優勢
D. 本實驗說明側芽的抑制和萌發受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相互拈抗的調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于物質跨膜運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糖蒜變甜主要是細胞主動選擇吸收了糖類并進行積累形成的
B. 維生素D屬于脂質,能以自由擴散方式進入細胞
C. 飯后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協助擴散
D. 腎小管上皮細胞能將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其吸收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蜘蛛能分泌一種毒素用以麻痹和殺死獵物,該毒素是由30個氨基酸組成的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毒素至少含有31個肽鍵
B.該毒素在細胞的高爾基體上合成
C.該毒素空間結構破壞則其毒性喪失
D.該毒素用雙縮脲試劑鑒定結果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①這種魚在t2時期后,種群數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____________型。
③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N,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受破壞,以便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______水平,因為在此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圖示在某一生態系統中,四種不同種群的生長情況,其中種群丁是一種自養生物。請據圖回答:
(1)圖中_______________種群同別的種群好像沒有相互聯系,或不受別的種群影響。
(2)種群_______________最可能是肉食動物。
(3)種群丁最可能作為_______________種群的食物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