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同學進行“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繪制的一幅圖。有關敘述正確 的是
A. 甲→乙,細胞液的離子濃度減小 B. 乙→丙,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C. 甲→乙→丙的變化可發生在同一細胞 D. 丙細胞吸水至不再膨脹,水分子進出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經過科學研究獲得了烏金豬FTO基因(與肥胖相關基因)及其表達的相關結果,請據圖回答:
(1)FTO基因表達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過程。
(2)由圖結果表明,FTO基因在烏金豬的多種組織和器官中普遍表達,但是_________________存在差異,在_______________中最高。
(3)測定FTO基因表達量的方法是:首先提取待測組織中的RNA,利用RNA做模板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分子,然后將DNA分子經過體外大量復制后測定其含量,此含量反映不同細胞中的RNA含量,即FTO基因的___________。
(4)經過DNA測序可獲得FTO基因的堿基對排列順序,通過此順序可以推測出FTO蛋白的________排列順序,進而預測FTO蛋白的_____________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傘藻是單細胞藻類,由帽、柄、足 3 部分組成,細胞核位于足中。圖表示傘藻的嫁接實驗,該實驗結果表明
A. 細胞質基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B. 細胞質基質是遺傳物質的貯存場所
C. 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是染色質
D. 細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是調節人體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下面列舉了因動脈血中CO2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應,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形成呼吸中樞的有效刺激
B. 呼吸中樞的活動加強
C. 呼吸運動(肺換氣)加深加快
D. 血液中的CO2被迅速排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回答下列有關現代生物技術以及生物工程的問題
7歲的哈桑因LAMB3基因突變患有交界型大皰性表皮松解癥,他的皮膚變得像紙一樣脆弱,輕微磕碰就會受傷且傷口難以愈合,并伴有多種炎癥威脅其生命。科學家通過基因治療對其皮膚進行改造拯救了哈桑,治療過程的示意圖如圖。
【1】如圖治療過程所涉及的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受體細胞是_________。
【2】圖中過程①需要將重組DNA轉化為逆轉錄病毒的遺傳物質。根據已有知識,下列對過程①、②遺傳信息傳遞的表示最準確的是 。
A. DNA→DNA
B. RNA→RNA
C. DNA→RNA→DNA
D. RNA→DNA→RNA
【3】逆轉錄病毒在宿主細胞中能夠合成“整合酶”,它能切開DNA雙鏈的特定區域,便于目的基因與宿主DNA整合。整合酶的作用類似于基因工程工具中的__________。
【4】圖中過程③所涉及的技術屬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過程③所需考慮的環境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2條即可)
【5】下列關于逆轉錄病毒的特點中,其作為載體有利于提高基因治療成功率的有 。(多選)
A. 沒有細胞結構
B. 感染率高
C. 對宿主細胞沒有毒性
D. 一般只感染處在分裂狀態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哪項有機物的檢驗是錯誤的()
A. 蛋白質與雙縮脲反應呈紫色
B. 果糖與斐林試劑經加熱后得到磚紅色沉淀
C. 脂肪與蘇丹IV反應呈橘黃色
D. 淀粉遇碘變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生物膜結構,圖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請據圖回答:
(1)人體內激素發揮作用時與膜上D物質結合,體現了細胞膜_________功能,此外細胞膜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
(2)變形蟲吞噬大分子蛋白質時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同時體現了圖示生物膜在結構上有_________特點。
(3)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中碘濃度大約為血漿中的10—20倍,其攝取碘的過程可以用下面_________圖表示。
(4)有人認為小腸上皮細胞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請設計實驗探究。
①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甲、乙兩組生理狀況相同的小腸上皮細胞,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養液中。
第二歩:甲組細胞給予正常的呼吸條件,乙組細胞_________,其他條件與甲組相同。 第三步:一段時間后測定_________。
②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
a.若甲、乙兩組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則說明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_________(是/不是)主動運輸。
b.若乙組細胞吸收速率_________(大于/小于)甲組細胞吸收速率,說明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中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
A.取樣計數前要靜置一段時間后再取樣
B.將蓋玻片蓋在計數室上后,從蓋玻片邊緣滴加酵母菌培養液
C.若取樣的小方格中酵母菌過多,可選擇鄰近的一個小方格計數
D.對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只計數上下兩條界線上的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以番茄植株為材料進行相關研究,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1)甲圖中,與P點相比,導致Q點單株番茄光合強度較低的外因主要是____(寫出二種)。
(2)圖乙中,C點時葉綠體內ATP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F點時葉肉細胞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是_______。
(3)將對稱番茄葉片的左側遮光、右側曝光(如圖丙),并采用適當的方法阻止兩側之間的物質轉移。經黑暗處理后,在適宜光強下照射12小時,從兩側截取等面積的葉圓片,烘干后稱重并計量為a和b(單位:g),則截取的右側葉圓片12小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為_______g。
(4)給番茄植株澆灌H218O,一段時間后發現葉肉細胞中出現了(CH218O)。請寫出它們在細胞內轉化的基本途徑:_______(用箭頭加文字的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酵母菌所進行的呼吸作用類型,請根據所給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類型。
實驗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但產物不同。實驗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養液、帶橡皮塞的錐形瓶兩只、燒杯4個、兩根彎曲的帶有紅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餾水、凡士林。
(提示:假設酵母菌以葡萄糖作為呼吸底物)
實驗方法:
(1)將實驗材料和用具按圖(裝置1)安裝好。
(2)如果想得到實驗結論還必須同時設計對照實驗,請描述對照實驗裝置(裝置2)如何設置?裝置同上(裝置1圖),用___________代替________溶液,其它條件完全相同。
結果預測和結論:(請在方框內選填左移、右移、不移動等)
現 象(紅色液滴移動情況) | 結 論 | ||
裝置1中液滴 | 裝置2中液滴 | ||
1 | ① | 不移動 | 只進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動 | ② | 只進行無氧呼吸 |
3 | ③ | ④ |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
(3)①_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進一步探究:如果要進一步檢測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物中有無酒精,常用什么試劑?__________。若顏色變為_________________,說明有酒精產生。
(5)如果氧氣供應不足,則人體內葡萄糖的分解產物是______________。
(6)請寫出有氧呼吸的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