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對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蛋白質含量變化進行了研究(如下圖),請填充實驗原理;判斷實驗步驟中畫線部分是否正確,并更正錯誤之處;寫出實驗結果。
(1)實驗原理:蛋白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顏色深淺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
(2)實驗步驟:
①將三份等量大豆種子分別萌發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適量蒸餾水,研碎、提取、定容后離心得到蛋白質制備液。
②取3支試管,編號1、2、3,分別加入等量的萌發1、5、9天的蛋白質制備液。
③在上述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雙縮脲試劑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蕩均勻后,在沸水浴中加熱觀察顏色變化(b)。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三個實驗組:A組(20℃)、B組(40℃)和C組(60℃),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三個溫度條件下,該酶活性最高的是 組。
(2)在時間t1之前,如果A組溫度提高10℃,那么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 。
(3)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C組產物總量 ,原因是 。
(4)生物體內酶的化學本質是 ,其特性有 (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農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產.下面是某研究小組以番茄為材料所做的相關實驗及其結果,請回答相關問題.
(1)由甲圖可推知,與P點相比,Q點限制單株光合強度的外界因素是(寫出兩種),甲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栽培農作物時要注意 .
(2)種植番茄的密閉大棚內一晝夜空氣中的CO2含量變化如圖乙所示.在B﹣F段時間內葉綠體內ADP含量高的位置是 . 乙圖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密閉大棚種植作物時要注意經常補充 .
(3)將對稱葉片左側遮光右側曝光(如圖丙),并采用適當的方法阻止兩部分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轉移.在適宜光照下照射12小時后,從兩側截取同等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記為a和b(單位:g).則b﹣a所代表的是12小時內右側截取部分 .
(4)裝置丁(如圖)可用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根據該圖的材料及設置,可以確定該實驗的因變量應該是 , 而自變量可以是;無關變量有 . (寫出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手指意外觸到蠟燭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圖如下.
(1)圖中神經元a產生的興奮在傳入神經纖維上以形式進行傳導.當神經沖動傳到神經末梢時,引起突觸前膜內釋放神經遞質,該遞質與神經元b細胞膜上結合,使神經元b興奮.神經元b的神經沖動進一步引起神經元c興奮,最終導致屈肌收縮.
(2)分析圖可知,屈肘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填字母).
(3)手指意外觸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膚紅腫,是因為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和通透性增強,使血漿中的和液體滲出,導致組織間隙液體積聚.
(4)圖中M點興奮時,此處神經纖維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 . 若N點受刺激產生興奮,則在神經元b上(填“有”或“無”)膜電位的變化,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有的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
B. 雌性激素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
C. 礦工中常見的職業病--硅肺,是由于硅塵破壞了溶酶體膜造成的
D. 唾液腺細胞和胰腺細胞中高爾基體數量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催化特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低溫降低分子運動速度,抑制酶的活性
B. 高溫激發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應速率
C. 增大底物的濃度,酶促反應速率可以持續上升
D. 增加酶的物質量,酶促反應的產物量隨之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動物激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需要常年注射甲狀腺激素,口服無效
B.為促進魚排卵可取同種魚的垂體研碎后注入魚體內
C.用含甲狀腺制劑的飼料喂蝌蚪,蝌蚪在短期內發育成小型蛙
D.激素種類多,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絲狀溫度敏感蛋白(FtsZ)是細菌中一種含量豐富且結構穩定的蛋白質,幾乎存在于包括結核桿菌的所有病原細菌中。FtsZ也是一種 GTP 酶,有一個GTP(三磷酸鳥苷)的結合位點,在GTP存在的條件下,可以在分裂細菌中間部位聚集成Z環,Z環不斷收縮,引導細菌的細胞分裂。尋找靶向FtsZ的抑制劑,可有效抑制細菌的細胞分裂。為建立靶向FtsZ的新型抗菌藥篩選模型,科研人員對大腸桿菌表達的FtsZ蛋白進行了相關研究。
(1)人類病原微生物耐藥性的提高,嚴重影響傳染性疾病治療的成功幾率。FtsZ抑制劑與以往的抗菌藥相比不易形成耐藥性,原因是FtsZ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1表示利用熒光散射法測定FtsZ蛋白在體外的聚集程度。當加入__________時,FtsZ蛋白迅速聚集,由此可見,FtsZ在體外依然具備____________功能。實驗選取BSA作為對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3)下面兩組實驗研究溫度對FtsZ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一:將FtsZ蛋白分別置于25℃、30℃、37℃、45℃、50℃、55℃,同時加入等量GTP混勻反應30min,測定酶的活性,結果見圖2。
實驗二:將FtsZ蛋白分別置于25℃、30℃、37℃、45℃、50℃、55℃保溫2h,然后加入等量GTP混勻,置于37℃反應30min,測定酶的活性,結果見圖3。
①37℃不一定是FtsZ酶的最適溫度,請你設計實驗確定其最適溫度,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一、實驗二處理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當溫度高于45℃時,酶的活性迅速喪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