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中所用試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橙色的重鉻酸鉀晶體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
B.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C.用蘇丹IV鑒定含油多的細胞,顯微鏡下可見染成紅色的顆粒
D.用甲基綠染液對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線粒體被染成藍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位同學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時,設計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標號a、b、c,并將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來;
②將a、b、c三個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滿水,并測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將a、b兩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體中,24小吋后取出;
④測定a、b兩瓶中水的溶氧量,三個瓶子的測量結果如圖所示。關于24小時內X深度水體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分析正確的是
A. 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為(k-w)mol/瓶
B.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為(k-v)mol/瓶
C. 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為(k-v)mol/瓶
D.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為氣里為vmol/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矮牽牛花瓣中存在合成紅色和藍色色素的生化途徑(如圖所示,A、B、E為控制相應生化途徑的基因)。矮牽牛在紅色和藍色色素均存在時表現為紫色,二者均不存在時表現為白色。若一親本組合雜交得F1,F1自交產生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色:紅色:藍色:白色=9:3:3: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親本基因型可為AABBEEaaBBee或AABBee
aaBBEE
B. 本實驗無法判斷A、B基因遺傳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C. F2中紫色個體與白色個體雜交,不會出現白色個體
D. F2中藍色矮牽牛花自交,其后代中純合子的概率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在研究鈉離子通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時,做了下述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如圖實線所示.請回答:
(1)據實驗過程及圖示,某藥物對鈉離子通過細胞膜的影響是 . 而ATP對此過程的影響是 .
(2)實驗說明神經纖維排出24Na+需要 , 24Na+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 .
(3)葡萄糖分子既能以自由擴散方式,又能以協助擴散方式跨膜運轉,這兩種方式的共同特點是;葡萄糖協助擴散的速率比自由擴散的高105倍,這是因為協助擴散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在[]中填標號,在橫線上填相應的名稱).
(1)只有在細胞中,使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該圖表示的結構.
(2)[3] 主要由細胞質中翻譯形成的物質以及共同組成,前者進入細胞核的通道是[] .
(3)與某種RNA的合成及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
(4)一同學將圖2乙傘藻的細胞核與傘部去掉,并將甲傘藻的細胞核移入乙中,則長期存活下來的乙傘藻其外形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動物體內處于不同分裂狀態或時期的細胞,請據圖回答問題:
(1)該動物的性別是______________。
(2)B細胞正處于__________分裂______期,細胞內有____條染色單體,_____個染色體組。
(3)圖中D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其細胞中含__________個DNA分子。
(4)圖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_,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有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將上圖中A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的過程按分裂的順序連接起來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體某組織內的各種結構示意圖,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體.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③可以進入A、B、C
B.①②③④組成體液,其中①③④構成內環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進入④
D.B產生的廢物先后經過③和④,最終被排出體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上鑒別死細胞與活細胞,常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亡。這項技術利用的是細胞膜的哪項功能( )
A.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功能
B.吸收功能
C.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流動鑲嵌模型”中,構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 , 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結構表現出不對稱性.
(2)用熒光抗體標記的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圖所示.此實驗結果直接證明了細胞膜中的 , 由此能較好地解釋細胞膜結構上的性.
(3)科學家在研究線粒體結構和功能時發現,其外膜包含很多稱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許某些離子和小分子順濃度梯度通過.物質的這種跨膜方式為 , 體現了生物膜功能上的性.若將線粒體的蛋白質提取出來,脫離膜結構的大部分蛋白質無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說明是完成生命活動的基礎.
(4)通過其他方法,測得多種細胞膜的化學成分,如表:
物質種類 | 蛋白質% | 脂質(主要是磷脂)% | 糖類% |
變形蟲細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細胞膜 | 44 | 52 | 4 |
大紅細胞膜 | 49 | 43 | 8 |
依據表數據,分析構成不同細胞的細胞膜在化學組成上的共同點是 , 主要區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