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的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中可形成4個四分體,則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可能有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數分別是( )
A.4、8、8
B.4、8、16
C.4、0、8
D.16、3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B.細菌不能單獨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C.SARS病毒能夠單獨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D.多細胞生物中單個細胞能單獨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親本的雜交
B.孟德爾根據親本中不同個體表現型來判斷親本是否純合
C.孟德爾進行豌豆雜交時,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孟德爾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的三大有機物的部分代謝途徑和產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B物質是___________
(2)能完成⑨過程的細胞器是_________,如果通過該過程合成的蛋白質有100個氨基酸且由3條多肽鏈構成,則控制此蛋白質合成的基因至少含________個堿基對(不考慮終止密碼子),此蛋白質至少含有個________氨基。
(3)圖中除⑥過程外,能產生水的生理過程還有______(填序號),若機體需要較多地依賴②過程提供能量,則表明細胞處于_______狀態,當發生______障礙時,人體通過⑧⑤⑥過程大量供能,以保證機體的能量所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細胞凋亡是每個分化后的細胞必須經歷的生命歷程
B. 細胞分化和細胞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不受環境因素影響
C. 細胞衰老的過程是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化學反應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
D. 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降低,染色質松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是某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為:J/cm2·a),乙圖表示某種魚遷入該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率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回答:
(1)甲圖中 A 代表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貯存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甲圖生態系統中第二營養級從生產者處獲得的能量為_________J/cm2·a。 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_。
(3)乙圖中,在 t2時期種群的年齡組成為__________型;已知該種魚的環境容納量為 K,請根據圖乙畫出該魚種群數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要求標出 t1、t2 對應的數值。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對遺傳學的深入研究,現在有些科學家正在使用一種生物化學技術使人體的某些致病基因“沉默下來”。該項技術很可能是干擾了細胞內的
A. ATP的合成過程
B. 某些信使RNA的合成
C. 許多DNA的復制過程
D. 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脫水縮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最早的馴養狗化石,距今大約有3.3萬年歷史。該化石與現代格陵蘭薩摩犬在形態大小上最為接近,而與狼在牙齒特征上特別相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現代格陵蘭薩摩犬與狼的基因庫沒有差異
B. 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動物的多樣性
C. 新物種的形成都要經歷漫長的進化歷程
D. 了解這一進化歷程的主要依據是化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質易透過生物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不易透過生物膜”這一說法。這證明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________。
(2)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運輸的是______________ 。
(4)紅細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對離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結果Ca2+吸收量明顯減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響,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用呼吸抑制劑處理心肌細胞,則Ca2+、K+的吸收量都受到影響,其原因是__________。
(6)與1959年羅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靜態模型相比,圖中模型有兩處明顯不同,它們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