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產上,利用音響設備發出不同的聲信號誘捕或驅趕某些動物,使其結群或遠離農田,這是利用了生態系統的功能( )
A.物質循環 B.能量流動 C.信息傳遞 D.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為MmNn的某高等動物細胞,其減數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與該圖相符的是
A.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2個染色體組
B.產生該細胞的同時,產生的另一個細胞的基因組成為mmNN
C.基因n與n、N與n分別在MⅡ、MⅠ期分離
D.該細胞分裂后最終形成2種類型的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真核細胞中DNA復制如圖所示,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多起點雙向復制能保證DNA復制在短時間內完成
B.每個子代DNA都有一條核苷酸鏈來自親代
C.復制過程中氫鍵的破壞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準確復制依賴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和圖乙都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細胞甲的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細胞赤道板上
B. 聯會發生在細胞乙,而不會發生在細胞甲
C. 細胞甲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
D. 細胞乙是觀察染色體最佳的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研小組在一個大棚中以某桃樹為實驗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強度對葉片的光合作用影響,得到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CK組為自然光照(相對透光率為100%);T1組:一層黑色遮陽網(相對透光率為30.0%);T2組:兩層黑色遮陽網(相對透光率為10.5%).實驗期間分別于1 1時和1 5時打開和關閉通風口.此外,用同樣實驗方法處理該桃樹和某種櫟樹,獲得有關數據如表
(1)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__________更適應弱光環境.除了測定上述相關數據外,還可以通過檢測植物細胞中的__________含量作為該品種是否為耐弱光品種的指標.
A.C5化合物的含量
B.光合色素的含量
C.ATP、NADPH的含量
D.光合作用相關酶的含量
(2)當光強大于29.7μmolm-1s-1,桃樹葉肉細胞中產生的O2去向為__________.(多選)
A.自身細胞的線粒體 B.從氣孔擴散到外界
C.臨近的葉肉細胞 D.表皮細胞
(3)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一個關鍵酶,它所催化的反應是無機碳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由此可知它應存在的場所是__________,它參與催化的反應是__________.
(4)上述圖實驗中通過改變__________來設置不同的弱光環境.圖中10時到11時的時間段內,限制各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A.光照強度
B.CO2濃度
C.溫度
D.水和無機鹽
(5)在8時﹣10時的實驗過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6)CK、(6)T1、T2各組光合速率分別于1 2時、1 3時、1 4時的變化是__________.產生這種變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態學問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
B.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C.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D.種群是指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個體的集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表示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乙圖是甲圖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導不同途徑的運輸。圖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細胞結構,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中填寫圖中數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
(2)甲圖中囊泡X由內質網 經“出芽”形成,到達高爾基體,并與之融合成為其一部分。囊泡Y內“貨物”為水解酶,由此推測結構⑤是___________。
(3)乙圖中的囊泡能精確地將細胞“貨物”運送并分泌到細胞外,據圖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成熟的植物細胞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圖丙是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拍下的顯微照片,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牛奶是微生物生長的良好培養基。生鮮牛奶中的微生物情況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狀況,也影響奶制品的運輸和貯藏。牛奶在飲用前都要經過巴氏消毒,以殺死有害微生物。為檢測消毒前后牛奶中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做如圖所示操作。用無菌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釋液至盛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混合均勻,如此再重復2次。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這種方法對生鮮牛奶進行消毒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所示方法為稀釋培養法,理想情況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可在培養基表面形成菌落。要計數0.1mL最終牛奶稀釋液中活菌數量,應選擇的工具是上圖中的_________;運用這種方法統計的結果往往較實際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毒后的牛奶中絕大部分細菌被殺死,若繼續用該方法檢測消毒后的牛奶中細菌的數量,則在操作步驟上應做什么改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生牛奶取樣培養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種雜菌,從中檢測出大腸桿菌的方法是在培養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菌落具有金屬光澤特征的可以認定為大腸桿菌。
(5)人們利用酵母菌釀制果酒、醋酸菌制醋、毛霉制作腐乳,以及乳酸菌制作泡菜。
①可以依據是否_______將酵母菌、毛霉與以上其他微生物區分開。
②沒有經過嚴格的滅菌過程。卻能夠獲得傳統發酵產品,請說出兩點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然界篩選的菌種需要進一步經過_____處理,才可能獲得滿足人類要求的能夠高效降解石油成分的微生物。該育種方式的不足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大量處理供試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