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在西非多國爆發了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截至12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20000例,死亡6000多人.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該病毒變異非常快,不斷出現新的屬種;通常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等途徑傳播.疫情發生后,許多國家先后開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埃博拉出血熱與下面哪一項傳染病的病原體相同 .
①肺結核 ②流感 ③蛔蟲病 ④中東呼吸綜合征
這類病原體共同的結構特點是 .
(2)埃博拉病毒變異快、不斷出現新的屬種,主要原因是病毒結構中的發生改變.
(3)疫區的人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填代號)
①隔離病人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護服
③接種疫苗 ④用紫外線、福爾馬林等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
(4)圖反映出小白鼠先后接種某種疫苗后,血液中產生相應抗體的情況.圖中顯示受疫苗刺激后產生抗體數量的特點是 , 且持續的時間長,因而預防接種通常應進行兩次或多次.上述免疫反應屬于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不同環境因素對某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葉綠素含量
B. 經低溫和暗處理后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
C. 紙層析結果,第4組由上到下第一二條色素帶會明顯變窄
D. 光照低溫條件下,適度升溫或遮光均可減少葉片中葉綠素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幾種形態結構和生活環境各異的植物,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沒有根、莖、葉等器官分化的是(填字母代號)類植物.
(2)(填字母代號)類植物可以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葉只有一層細胞,有毒氣體可以背腹兩面浸入細胞.
(3)(填字母代號)類植物已具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并且體內具有專門的組織,所有該類植物同E類植物相比長得較為高大且結構也更為復雜.
(4)A、D兩類植物的共同特點都是能產生 , 但A類植物的種子外面有包被,屬于植物;D類植物的種子是裸露的,屬于植物.
(5)以上幾種植物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順序是(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若干生理狀況基本相同,長度為4cm的鮮蘿卜條分為四組,分別置于清水(對照組)和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中(實驗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別編號為1、2、3組。測量每組蘿卜條的平均長度,結果如下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實驗組中都發生了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
B. 對照組中水分子在前15min進入了細胞,15min之后不再進入
C. 1組中的尿素分子和2組中的K+、NO3-都進入了細胞,但進入的方式不同
D. 3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濃度,蘿卜條就會一直縮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基因工程技術從分離、提純的圓褐固氮菌中獲取固氮基因,然后進行PCR擴增。表1和表2分別表示用PCR擴增固氮基因的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
表1
PCR反 應體系 | 緩沖液 | 脫氧核 苷酸 | 引物A | 引物B | DNA 聚合酶 | 模板 DNA |
50 μL | 50 μL | 0.5 μL | 50 μL | 0.5 μL | 0.5 U | 1~2 μL |
加去離子水補足至50 μL |
表2
(1)從表1和表2中可得出,PCR技術與DNA復制相比較,主要區別之一是________。此外,從反應條件看,所使用的DNA聚合酶應具有________的特點。每次循環都需要2種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對固氮基因產物的生產研究中,需要從復雜的細胞混合物中提取、分離高純度的蛋白質。下圖表示蛋白質提取和分離實驗涉及的相關原理。
①圖甲表示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通過凝膠色譜法分離的過程。試管中收集到的液體最先出現的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乙所示實驗模擬電泳現象,U型管左側的顏色逐漸變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轉錄和翻譯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雄激素受體的合成需經轉錄和翻譯
B.轉錄時RNA聚合酶的識別位點在mRNA分子上
C.tRNA由三個堿基組成,這三個堿基稱為反密碼子
D.翻譯時一個核糖體上可以結合多個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基因工程技術從分離、提純的圓褐固氮菌中獲取固氮基因,然后進行PCR擴增。表1和表2分別表示用PCR擴增固氮基因的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
表1
PCR反 應體系 | 緩沖液 | 脫氧核 苷酸 | 引物A | 引物B | DNA 聚合酶 | 模板 DNA |
50 μL | 50 μL | 0.5 μL | 50 μL | 0.5 μL | 0.5 U | 1~2 μL |
加去離子水補足至50 μL |
表2
(1)從表1和表2中可得出,PCR技術與DNA復制相比較,主要區別之一是________。此外,從反應條件看,所使用的DNA聚合酶應具有________的特點。每次循環都需要2種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對固氮基因產物的生產研究中,需要從復雜的細胞混合物中提取、分離高純度的蛋白質。下圖表示蛋白質提取和分離實驗涉及的相關原理。
①圖甲表示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通過凝膠色譜法分離的過程。試管中收集到的液體最先出現的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乙所示實驗模擬電泳現象,U型管左側的顏色逐漸變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關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7世紀,海爾蒙特實驗.
材料二:18世紀,普里斯特利實驗.
材料三:20世紀,希爾的實驗.
(1)材料一得出的結論是;材料二得出的結論是 . 請從下列各項中選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A水分是植物體建造自身的材料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C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D綠色植物可以更新因為動物呼吸變得渾濁的空氣
(2)當有人重復普利斯特利的實驗時,有人成功了,有人總是失敗,這是什么原因?
(3)因為從材料三可以得出“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的結論.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
如果你認為不對,那你認為希爾還應該怎么做,才能證明光合作用確實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
(4)在上述幾位科學家所做實驗的基礎上,經過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光合作用被人類發現了,請寫出光合作用的表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用低倍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你認為同學的觀察效果最好.在光學顯微鏡下,你能看到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不同點是 .
(2)其他三位同學觀察效果不好的原因都是因為在制作臨時裝片時沒有規范操作(如丁同學的蓋玻片破碎等).請你給操作不規范的三位同學提出改進建議,使他們獲得最好的觀察效果;
①若你指導的是同學,建議是;
②若你指導的是同學,建議是;
③若你指導的是同學,建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