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請依據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_____;E在動物肝細胞中是指_________在植物塊莖細胞中主要是指_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_;除此之外,脂質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_;由m個C構成G物質(只含有1條多肽鏈)時,其相對分子質量可減少_________。
(4)組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陸地生態系統中,除分解者外,僅有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調查得知,該生態系統有4個營養級,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效率為10%~20%,且每個種群只處于一個營養級。一年內輸入各種群的能量數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數值的單位相同。
種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0 | 10.30 | 0.48 | 226.50 |
回答下列問題:
(1)請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__________。
(2)生態系統能力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甲和乙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種群丁是該生態系統生物組分中的__________。
(4)一般來說,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此外還具有信息傳遞等功能,狗通過小便做標記屬于信息傳遞的__________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小鼠骨髓瘤細胞與經過免疫的B淋巴細胞融合,對得到的雜交細胞不正確的敘述是( )
A.有雙親細胞的遺傳物質 B.無增殖的本領
C.可分泌特異性抗體 D.有大量增殖的本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過程中,對母本的處理方法中正確的是
A.不除去雄蕊只授粉
B.只除去雄蕊不授粉
C.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雌蕊再授粉
D.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再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通過核移植等技術獲得某種克隆哺乳動物(二倍體)的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正常細胞核,染色體數為2n,則其性染色體的組成可為__________。
過程①表示去除細胞核,該過程一般要在卵母細胞培養至適當時期再進行,去核時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②代表的過程是__________。
(2)經過多次傳代后,供體細胞中__________的穩定性會降低。因此,選材時必須關注傳代次數。
(3)若獲得的克隆動物與供體動物性狀不完全相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與克隆羊“多莉(利)”培養成功一樣,其他克隆動物的成功獲得也證明了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人體內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 在A、B、C三圖中,靶細胞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接受信號分子
B. 從圖中可以看出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種多樣
C. 細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質很可能為糖蛋白
D. 細胞間都是通過相鄰細胞的細胞膜的接觸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動物、植物細胞二合一顯微結構模式圖。
(1)若某細胞含有左右兩圖中各種細胞器,則為___________細胞。
(2)左圖細胞中,結構1的外面,還有起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果膠,參與形成細胞壁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
(3)若右圖細胞為人的漿細胞,細胞內抗體蛋白合成后通過________填文字)運輸到______ (填序號)中進一步加工。
(4)左圖細胞中有而右圖細胞中沒有的,且內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某種毒素能抑制細胞有氧呼吸,該毒素損傷了[ ]_________。
(5)蛋白質可以穿過細胞核上的________進入細胞核,該結構對轉運的物質具有_______性,該結構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穿過_____層磷脂分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受精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釋放頂體酶穿過透明帶進入放射冠
B.透明帶反應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與卵細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時,卵子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