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聯系,①②③④代表相關激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②③分別代表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圖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當人飲水過多時,下丘腦可通過垂體釋放④來促進腎臟對水的重吸收
D.從圖中可看出,③的分泌存在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律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個數時,取適量培養液直接滴加到計數室內
B.對于壓在一個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處理方法是計數四條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數
C.已知血球計數板的大方格為2mm×2mm,若蓋玻片下經稀釋10倍的培養液厚度為0.1,計數時大方格觀察值為M,則10mL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約為2.5M×105個
D.與一般的生物實驗一樣,該探究實驗也需要單獨設置對照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圖所示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產生頂端優勢的植物側芽生長素濃度大于h
B.用B、D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扦插枝條則生根效果相同
C.若某植物幼苗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f,則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大于2f
D.若水平放置的植物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f,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小于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有關成分分及其關系,圖2為其中a、b、c三種生物的數量變化關系圖,其中有一種為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1中有四條捕食鏈,狐與鳥之間既存在捕食關系又存在競爭關系
B. 圖1中狐為第三、四營養級,細菌占有第二、三、四、五營養級
C. 圖2中a、b、c三者之間的營養結構是:a→b→c
D. 圖2中a、b、c三者一定不能構成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ATP的分子結構,請據圖回答:
(1)ATP的分子簡式為____________。
(2)圖中虛線部分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3)寫出ATP與ADP相互轉變的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__。
(4)在綠色植物和動物體內,ATP合成所需能量的來源分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生物體內,ATP水解釋放的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變化,請據圖回答:
(1)圖中曲線QR區段CO2生成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P點的生物學含義是無氧呼吸消失點,由縱軸、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圍成的面積所代表的生物學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圖中繪出無氧呼吸產生的CO2隨氧氣濃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____
(4)若圖中的AB段與BC段的距離等長,說明此時有氧呼吸釋放的CO2與無氧呼吸釋放的CO2相比____(填“一樣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無氧呼吸的____倍。
(5)在長途運輸新鮮蔬菜時,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氣,目的是__________。你認為氧濃度應調節到____點的對應濃度時,更有利于蔬菜的運輸,試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蝗災多發的國家,治蝗問題備受關注。某地區曾做過一項實驗,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嬙果僅需2000只鴨就能把4000畝地里的蝗蟲進行有效控制。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律,該試驗還建立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接型甲、乙,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影響該地區蝗蟲種群密度變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甲圖模型屬于數學模型,曲線變化反映了鴨和蝗蟲間奪在的負反饋調節機制
C. 乙圖AB時間段,若蝗蟲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増長,最初有N。只,則t天后種群數量為N0·(0.03)t只
D. 利用鴨來防治蝗災,屬于生物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給予相同位置不同刺激,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剌激類型 | 剌激強度 | 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時長相等) | 產生的感覺類型 | 感覺強度 |
針刺激 | 較小 | 刺痛 | 較弱 | |
較大 | 較弱 | |||
熱刺激 | 較低 | 熱感 | 較弱 | |
較高 | 較強 |
A. 傳入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是外正內負
B. 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感受器和感覺中樞的不同
C. 不同強度的剌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頻率,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D. 從剌激到感覺形成,完整的信號通路中都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