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而信息分子是它們之間的“語言”.對圖中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圖中甲代表漿細胞和記憶細胞進行細胞免疫
B.若乙表示垂體,對其具有調節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C.丙可能是神經元分泌的神經遞質,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運輸到內環境
D.信息分子可通過靶細胞上的受體影響細胞的生理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a、b分別是神經纖維上的刺激位點,甲、乙是分別置于神經纖維B、D上的電位計,可記錄神經纖維上的電位變化;A為骨骼肌,C為神經中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刺激a點會引起A的收縮,這屬于非條件反射
B.刺激b點,乙可記錄到電位變化,但甲記錄不到電位變化
C.若刺激a點,乙電位計不能記錄到電位變化,表明反射弧的某部位已經受損
D.刺激b點,b處的膜外電位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剪取A、B兩種植物的葉片各10cm2,分別放置在兩個容積為1L的密閉玻璃小室中,在6千勒克斯的光強度下,測得小室中1小時內C02的濃度變化如下圖甲所示:用多組同樣的裝置在不同光強度下重復實驗,每組均在第60min時測定小室中CO2的濃度,通過計算得到兩種植物葉片不同光強度下1小時CO2的吸收量, 結果如下圖乙所示(不考慮溫度對呼吸速率的影響)。請據圖分析回答:
(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它通過眾多的基粒來擴展受光面積,內部的巨大膜表面上分布著 。
(2)圖甲顯示,A、B兩種植物所處的密閉小室中CO2濃度變化趨勢均是逐漸降低,其原因是 。第60min以后,兩個密閉小室中C02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原因是 。
(3)圖乙中表示A植物的曲線是 ;圖乙所示的實驗條件下,能使一種植物積累有機物,另一種植物消耗有機物的光照強度范圍約在 千勒克斯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A、b代表玉米的優良基因,這兩種基因是自由組合的。現有AABB、aabb兩個品種,為培育優良品種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法稱之為雜交育種
B.⑥過程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利用染色體變異的原理,是多倍體育種
C.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方法是④和⑦,能使玉米產生新的基因(抗蟲基因),原理是基因突變
D.若經過②過程產生的基因型為Aabb的類型再經過③過程,則子代中Aabb與aabb的類型再經過③過程,則子代中Aabb與aabb的數量比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的影響因素,科學家釋放了一定量的標記過的斜紋夜蛾,適當時間后用殺蟲燈誘殺,統計標記個體的個數占釋放總數的比例(回收率),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注:橫軸為誘捕燈間距)( )
A、若標記總量為 N,回收率為 a,則斜紋夜蛾的種群密度為N/a
B、用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成蟲可改變種群年齡結構
C、該研究說明,殺蟲燈的殺蟲效果與燈的密度無關
D、誘捕距離加大,被標記個體占被誘捕總數的比例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細胞(基因型BbTt)進行實驗的流程示意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
B. 植株B為純合子的概率為25%
C. 植株C為單倍體,由配子發育而來
D. 整個流程體現了體細胞與生殖細胞均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體內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酶都是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B. 酶活性易受溫度和pH影響
C. 酶的分子結構決定其專一性
D. 酶可以成為酶促反應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雌性動物體細胞有4條染色體,基因型為MMNn,如圖為該生物個體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②③④
B. 孟德爾遺傳規律發生在如圖所示的②細胞中
C. ④所示的細胞名稱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D. 圖④表明該細胞在此之前發生了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