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長于較弱光照條件下的植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時,其光合速率并未隨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細胞呼吸和暗反應 B.光反應 C.暗反應 D.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麻是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大麻體內,物質B的形成過程如右圖所示,基因M、m和N、n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①如果兩個不能產生B物質的大麻品種雜交,F1全都能產生B物質,則親本的基因型是 和 。
②F1中雌雄個體隨機相交,后代中能產生B物質的個體數和不能產生B物質的個體數之比應為 。
(2)下圖為大麻的性染色體示意圖,X、Y染色體有同源部分(圖中I片段)和非同源部分(圖中Ⅱ1、Ⅱ2片段)。若大麻的抗病性狀受性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個體均有抗病和不抗病類型。請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狀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圖中的 片段。
②現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兩個品種的大麻雜交,請根據以下子代可能出現的情況,分別推斷出這對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為抗病,則這對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為不抗病,雄性全為抗病,則這對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為抗病,雄性全為不抗病,則這對基因位于 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所示為基因表達過程,圖乙為中心法則,①⑤表示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所示為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過程,需要多種酶參與
B.紅霉素影響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故影響基因的轉錄過程
C.圖甲所示過程為圖乙中的①②③過程
D.圖乙中涉及堿基A與U配對的過程為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本尼迪特試劑可以鑒別還原性糖的存在,用雙縮脲試劑可以鑒別蛋白質的存在。醫學上,還常用上述兩種試劑進行疾病的診斷,能夠診斷的疾病是 ( )
A. 糖尿病、腸炎 B. 糖尿病、胃炎
C. 腎炎、胃炎 D. 糖尿病、腎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 )
A.O2、CO2、血紅蛋白、H+ B.過氧化氫酶、抗體、激素、H2O
C.纖維蛋白原、Ca2+、載體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人主要依靠出汗維持體溫穩定的時候( )
A. 外環境溫度一定較高 B. 外環境濕度較大,溫度高
C. 此刻體內產熱一定多于散熱 D. 體溫一定會升高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硅酸鹽細菌可以將土壤中不溶性的含鉀礦物(如長石、云母)以及磷灰石等分解轉化,釋放出水溶性的鉀、磷,將土壤中的無效磷鉀轉化為速效養分。現代工業可將硅酸鹽細菌制成細菌肥料,達到增產目的。硅酸鹽細菌在無氮培養基、鉀細菌培養基以及硅酸鹽細菌培養基上均能生長,下表1是硅酸鹽細菌培養基的一種配方。答下列問題:
(1)根據硅酸鹽細菌培養基的配方可知,從功能上看,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培養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培養硅酸鹽細菌時必須進行無菌操作。培養基的滅菌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配制培養基時,滅菌與調節pH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3)表2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在進行接種時,所有的操作都應在_______________附近進行。在采用平板劃線法分離硅酸鹽細菌時,第二次及之后的劃線,總是在上一次劃線末端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進行表2所示實驗的同時也設置了空白對照,空白對照的培養基中___________,說明培養基滅菌合格;根據表2數據可以得出,用__________培養基篩選硅酸鹽細菌的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MS培養基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MS培養基是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培養基
B.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赤霉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MS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營養
D.培養基配制過程中所用的水必需都是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染色質是指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B. 染色體和染色質的化學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質
C. 原核細胞只有染色質,而真核細胞則有染色體
D. 染色質和染色體其實是同種物質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內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是細胞內唯一的雙層膜結構
B.在衰老的細胞內線粒體的數量增多
C.生命活動所需ATP均由線粒體提供
D.細胞呼吸產生的CO2均來自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