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肥料,需經細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繁多,下列是從土壤中分離分解尿素細菌的有關問題,請分析回答:
(1)如圖是利用________法進行微生物接種,把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到培養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種方法還有________(寫一種)。
(2)如果要對培養的菌落進行純化,在培養基上劃線操作時,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劃線之前都要灼燒接種環,目的是對接種環進行________。
(3)下面是兩種培養基配方:
表1:A培養基配方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瓊脂 | H2O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1 000 mL |
表2:B培養基配方
纖維素粉 | NaNO3 | Na2HPO4·7H2O | KH2PO4 | MgSO4·7H2O | KCl | 酵母浸膏 | H2O |
5 g | 1 g | 1.2 g | 0.9 g | 0.5 g | 0.5 g | 0.5 g | 1 000 mL |
①配制培養基的操作步驟________(用字母順序回答)。
a.倒平板
b.計算
c.溶化
d.稱量
e.滅菌
②通常培養基采用____________法滅菌。
③如果要分離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應選擇上述A配方的培養基,在該培養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劑,可初步鑒定出該種細菌能否分解尿素。
(4)如果進一步從尿素分解菌中提取出DNA,利用PCR技術擴增,則每次循環復制可分為________三步。而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的直接原因是它們能合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和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有廣泛應用,請據圖回答:
(1)①②過程采用最多的是農桿菌轉化法,原因是農桿菌中Ti質粒上的________可轉移到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可用DNA分子雜交技術,要用_________作探針。
(2)圖中③④過程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培養基中除加入營養物質外,還需添加________等物質。
(3)若要獲取轉基因植物人工種子,需培養到________階段,再進行人工種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細胞實現目的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類藥物的工廠化生產,培養到________階段即可。
(4)若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新的植物體,細胞間雜交一般采用________作為誘導劑誘導細胞融合,與傳統的有性雜交相比,其優勢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下列四幅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生物自交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概率為1/4
B.乙圖所示為某生物體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的細胞的染色體的組成,則此時4個染色體組
C.丙圖所示W個體一定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D.丁圖可表示pH或光照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肉毒梭菌產生的肉毒類毒素是一種致病性極高的神經麻痹毒素,該物質是由兩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此回答:
(1)上圖所示的片段中,共有____個肽鍵,____種基本單位組成;從左向右數,第三個基本單位不同于其他基本單位的基團是____(填化學式)。
(2)肉毒類毒素是在細胞中由氨基酸經過____過程而成的。
(3)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__個氨基和____個羧基。
(4)1g肉毒類毒素可毒死20億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溫使其__。
(5)肉毒類毒素可用__試劑鑒定,該試劑使用方法是____,在煮沸后的肉毒類毒素溶液(無色)中加入該試劑,其溶液顏色將變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種現象中,可以用圖表示的是
A. 在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強度隨CO2含量的變化
B. 條件適宜、底物充足時反應速率隨酶量的變化
C. 一個細胞周期中DNA含量隨時間的變化
D. 隨O2濃度變化,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速率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古生物學家推測: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藍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廢物”制造營養物質,逐漸進化為葉綠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原始真核生物與藍藻之間的種間關系只有互利共生
B.葉綠體中可能存在的細胞器是核糖體,DNA為鏈狀
C.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藍藻為原始真核生物的線粒體提供了氧氣和有機物
D.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藍藻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某二倍體植物(2n=24)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幾幅細胞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⑤所示細胞中,移向兩極的基因組成一般相同
B.圖②所示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目減半
C.上述細胞分裂圖像按進行時序排序為①→⑤→③→④→②
D.圖③和圖⑤所示細胞中,可能發生非等位基因的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學習了課本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后,想進一步探究酵母菌細胞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生等量CO2時,哪種條件下消耗葡萄糖較少的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后密封(瓶中無氧氣),按下圖裝置實驗。當測定甲、乙裝置中
CaCO3沉淀相等時,撤去裝置,將甲、乙兩錐形瓶溶液分別用濾菌膜過濾,除去酵母菌,得到濾液1和濾液2。請分析回答:
(1)甲、乙兩組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主要有__________。(至少寫2個)
(2)利用提供的U型管(如圖,已知濾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過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質能通過)、濾液1和濾液2等,繼續完成探究實驗。
(3)實驗步驟:
①將____________的濾液1和濾液2分別倒入U型管的A、B兩側并標記。
②一段時間后觀察___________的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如果______________,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兩則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DNA的一條單鏈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補單鏈和整個DNA分子中分別是
A. 0.4和0.6 B. 2.5和1.0 C. 0.4和0.4 D. 0.6和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