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運用菠菜葉作為觀察線粒體的材料
B.在觀察線粒體的實驗當中需要用甲基綠把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C.在觀察線粒體的時候采用的材料可以為人口腔上皮細胞
D.可以直接用較厚的菠菜葉片來進行葉綠體的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提取某病毒的遺傳物質,測得其嘌呤(A+G)和嘧啶(U+C)分別占總核苷酸量的30%和70%,由此判斷該病毒可能是( )
A. 單鏈RNA病毒 B. 雙鏈RNA病毒
C. 單鏈DNA病毒 D. 單鏈DNA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和圖B分別表示甲、乙果蠅某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 (果蠅甲和果蠅乙是親子代關系)。請回答以下遺傳變異的相關問題:
(1)與圖A相比,圖B發生了 變異。
(2)圖A染色體上控制白眼性狀基因與控制棒眼性狀基因的根本區別在于 。
(3)一個自然繁殖、表現型正常的果蠅種群,性別比例偏離較大,經研究發現該種群的基因庫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種基因型的個體死亡。從該種群中選取一對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1中有202個雌性個體和98個雄性個體。請回答:
①導致上述結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應,位于 染色體上。讓F1中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2中出現致死的幾率為
②從該種群中任選一只雌果蠅,為了鑒別它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將該只雌果蠅與種群中任一雄果蠅交配,統計子代雌、雄果蠅的數目。
若雌雄比例為 ,則說明該雌果蠅為純合子。
若雌雄比例為 ,則說明明該雌果蠅為雜合子。
(4)二倍體動物缺失一條染色體稱為單體。假如某等位基因Rr位于果蠅Ⅳ號染色體上,我們可用帶熒光標記的R、r共有的序列作探針,與某果蠅(Ⅳ號染色體缺失的單體)各細胞內染色體上R、r基因雜交,觀察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細胞中有________個熒光點。
(5)若番茄莖紫色(D)對綠色(d)為顯性,有毛(C)對無毛(c)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某二倍體雜合子紫色莖番茄幼苗,將其誘導培育成基因型為DDdd的個體,再將該植株自交得到F1, 該過程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 ;另有某四倍體番茄的基因型為DdddCCcc,則該番茄自交得到的F1的表現型比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鼠的毛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黃色大鼠與黑色大鼠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黃色為顯性性狀,黑色為隱性性狀
B.F1與黃色親本雜交,后代有兩種表現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為雜合子
D.F2黑色大鼠與米色大鼠雜交,其后代中出現米色大鼠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體液之間的部分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境主要是_______。①~⑥的相互關系中,物質交換是單向的是________。
(2)圖中體液分為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兩大類,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機體代謝情況發生變化,最易于通過檢查血漿的_____________來反映。
(3)當細胞D中產生過量乳酸時,機體可如何處理乳酸?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羥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導致DNA復制時發生錯配(如圖)。若一個DNA片段的兩個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堿基序列都發生改變
B. 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堿基對與總堿基對的比下降
C. 這種變化一定會引起編碼的蛋白質結構改變
D. 在細胞核才可發生如圖所示的錯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若某些基本單位中含有T,則該生物大分子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 。
(2)若該生物大分子結構為: “H2N-甘氨酸-脯氨酸-亮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絡氨酸-纈氨酸-亮氨酸-亮氨酸-COOH”, 若某種蛋白酶作用于亮氨酸羧基端的肽鍵,則該酶完全作用后產生的多肽為( )
A.2個二肽,一個四肽 |
B.一個二肽、一個三肽、一個四肽 |
C.3個二肽,一個四肽 |
D.一個二肽、一個三肽、一個五肽 |
(3)若該生物大分子為蛋白質,欲通過實驗鑒定某生物材料中是否含蛋白質,可用 ______________試劑檢測,該試劑具體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
細胞結構 | 細胞壁 | 細胞大小 | 核膜 | |
A | 有 | 有 | 較大 | 有 |
B | 有 | 無 | 較大 | 有 |
C | 有 | 有 | 小 | 無 |
D | 無 | ﹣﹣ | ﹣﹣ | ﹣﹣ |
A.病毒、植物、動物、細菌 B.植物、動物、細菌、病毒
C.植物、細菌、動物、病毒 D.動物、植物、細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