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膝跳反射弧,當敲擊韌帶時,伸肌收縮,同時屈肌舒張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動作。圖2為圖1中結構E的放大,請據圖回答:
(1)完成該反射活動的反射弧由___個神經元構成,效應器為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完成整個反射過程中,⑥處神經纖維膜外的電位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
(3)完成圖示反射時,突觸E、F釋放的神經遞質性質 (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4)圖2所示生理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二倍體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紅色、粉紅色四種,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圖所示)。研究人員將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給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現為紅花,然后讓F1進行自交得到F2。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A指導合成的酶發揮作用的場所最可能是液泡。
B.親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F1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C.F2中白色∶紫色∶紅色∶粉紅色的比例為4∶3∶6∶3,F2中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的植株占3/8
D.若研究人員用兩種不同花色的植株雜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種花色,則子代中新出現的兩種花色及比例為紅色∶白色=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圖解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表現在圖中的④⑤⑥
B.③⑥過程表示減數分裂過程
C.左圖中③過程的隨機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下圖子代中aaBB的個體在aaB 中占的比例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在完全顯性條件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乙豌豆雜交后代的分離比為3:1
B.甲、丙豌豆雜交后代有四種基因型、兩種表現型
C.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2:1
D.丙、丁豌豆雜交后代的表現型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幼苗發生基因突變導致不能合成葉綠體,從而會形成白化苗。現有一小麥的綠色幼苗種群,經檢測種群中的個體全為雜合子,讓其自由傳粉,統計后代綠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基因突變屬于隱性突變
B.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頻率會降低
C.小麥白化苗的產生說明形成了新物種
D.雜合子自由傳粉兩代,F2中綠色幼苗∶白化苗=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乙均為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模式圖,圖丙為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在細胞分裂各時期的變化,圖丁為細胞分裂各時期染色體與DNA分子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所示細胞都有2個染色體組且乙圖產生的子細胞為單倍體
B.甲、乙兩圖所示細胞的下一個時期可分別對應圖丁的a時期和c時期
C.圖丁中a時期可對應圖丙的CD段。圖丁中b時期的細胞可以是圖甲所示的細胞
D.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均存在圖丁的a時期,細胞內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變化均可用圖丙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學者童第周等人,從兩棲類動物蠑螈內臟中提取DNA注入到許多金魚的受精卵中,孵出的魚苗約有1%在嘴后長有蠑螈特有的一根棒狀平衡器,這一實驗表明了DNA( )
A. 能夠復制,使前后代保持連續性
B. 能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C. 能引起可遺傳的變異
D. 分子結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骨架與細胞代謝的有序進行無關
B. 細胞膜系統保證細胞代謝的有序和穩定性
C. 酶的專一性保證細胞代謝的有序和穩定性
D.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保證細胞代謝的有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32P標記了玉米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在第二次細胞分裂完成后每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是( )
A.0條 B.20條
C.大于0小于20條 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體的組成、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噬菌體、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體和DNA
B. 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質粒中都含有核糖
C. 受體、限制酶、抗體都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
D. 細胞器之間都可以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