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
(1)根據圖甲分析,要獲得最大持續捕撈量,捕撈后大黃魚種群數量應處于 點。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大黃魚種群密度時,若標記個體更易于被捕食,則種群密度的估計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2)海洋魚類生活在不同的水層,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 結構。新建碼頭的樁柱表面很快有細菌附著,隨后依次出現硅藻、藤壺、牡蠣等,該過程稱為 。
(3)圖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動簡圖,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中 和 (填字母)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能量在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 。
(4)海洋會受到石油、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過海洋生態系統的 ,海洋生態系統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在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d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1)此時細胞發生了_____現象,吸水能力變_________.
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_ 、 ________。
(2)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
(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處顏色是________.若視野較暗,可以調節顯微鏡,使用______(填“大”或“小”)光圈。
(3)將步驟三所得的玻片標本放在80°C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再觀察,A處的顏色是綠色,為判斷該細胞是否存活,同學在蓋玻片一側滴加清水,在另一側用吸水吸引。重復幾次,觀察到細胞的狀態______(填“會”或“不會”)改變。
(4)若觀察的玻片標本是動物細胞,用臺盼藍染色劑處理后,細胞不變色,判斷該細胞是否存活?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今,很多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采用細胞工程育種的方法如下:
甲、乙原生質體經誘導融合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化學方法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誘導劑。
(2)屠呦呦研制的抗瘧藥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科學家在培育能產生青蒿素的酵母細胞過程中,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應該含有__________________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以驅動目的基因的轉錄,該部位稱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體外受精是對體內受精的模擬操作,首先對實驗動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處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獲能后,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專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
(4)我國西北一些地區年降雨量少,適宜種植灌木和草,卻被硬性規定種植屬于喬木的楊樹,致使許多地方的楊樹長成半死不活狀,結果防護林稱為殘敗的“灰色長城”。其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違背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
(5)如今,人們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主要體現在生物安全、_________________和
食物安全等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是指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島素促進葡萄糖代謝的能力下降。下列敘述能引起“胰島素抵抗”的是( )
①胰島B細胞受損 ②靶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減少 ③胰島素與其特定受體識別發生障礙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可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 )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②摩爾根的果蠅雜交試驗
③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④赫爾希和蔡司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⑤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個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3.8%。則該DNA分子中A+C的含量占
A. 47.6% B. 50% C. 23.8% D. 5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 L清水、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c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
B. 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
C.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
D. 飲用大量清水后垂體合成和分泌的抗體尿激素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屆江西贛中南五校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段考生物試卷 )在人體的內環境中可以發生的生理過程是( )
A.血漿蛋白和血紅蛋白的合成
B.丙酮酸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C.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
D.食物中淀粉經消化,最終形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甲物種農作物的①和②兩個品種以及乙物種作原材料,分別培育出四個品種的過程如下圖表示。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①和②作為親本經過Ⅰ和Ⅱ過程培育成⑤的育種方法稱為雜交育種,其中過程Ⅱ是通過
實現的,雜交育種所依據的原理是 。
(2)用③培育④的常用方法是 。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種方法稱為
,其優點是 。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是 ,形成的⑥稱為 倍體。
(4)⑤和⑥是同一個物種嗎,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