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XY型植物(核型2n)中,控制抗病(A)與易感病(a)、高莖(B)與矮莖(b)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1)兩株植物雜交,F1中抗病矮莖出現的概率為,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 .
(2)讓純種抗病高莖植株與純種易感病矮莖植株雜交得F1,F1隨機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則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為 .與F1相比,F2中B基因的基因頻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該種群是否發生了進化? (填“是”或“否”)
(3)為判定(2)中F2中某一抗病矮莖植株的基因型,請在不用其他植株,不用基因測序的情況下,設計實驗研究.請以雜合子為例,用遺傳圖解配以文字說明判定過程.
(4)用X射線照射純種高莖個體的花粉后,人工傳粉至多株純種矮莖個體的雌蕊柱頭上,在不改變種植環境的條件下,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現了一株矮莖個體,這說明人工誘變可以提高.推測該矮莖個體出現的原因可能有: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丙氨酸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共同點是( )
A. 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B. 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C. 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D. 不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系統中,免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構成了一條食物鏈,狐所處的消費者級別及營養級分別是( )
A.次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B.次級消費者,第三營養級
C.三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D.三級消費者,第三營養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由圖2曲線甲代表的物質過膜的方式是____ ____,對應的是圖1中的 。
(2)曲線乙中Q點對應時刻細胞不再吸收該物質,此時,限制物質進入細胞的因素 ,對應圖1中的化學物質為[ ]。
(3)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細胞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29和0.38(濃度單位均為mol/L),由此可知該細胞能主動____________(吸收/排出)物質X,可用圖1中的_____ ___(a、b、c…)表示。若物質Y為氧氣,則海洋中的溶解氧進入該生物細胞并進入線粒體要過
層磷脂分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離體葉綠體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產生ATP(圖1),當葉綠體基質和類囊體均達到pH=4時(圖2),將其轉移到pH=8的堿性溶液中(圖3)發現ATP合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光可為該實驗提供能量,是該實驗進行的必要條件
B.該實驗中葉綠體完整,保證反應過程高效、有序地進行
C.產生ATP的條件是類囊體腔中的H+濃度高于葉綠體基質
D.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依靠水的光解產生類似于圖3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系統中有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和底層的草本植物,空間分布錯落有致,這體現了( )
A.種群的垂直結構 B.種群的水平結構 C.群落的垂直結構 D.群落的水平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物質代謝的問題.如圖所示均為肝細胞中進行的有關化學變化.
(1)胰島素可使其作用的靶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增加,已知這些細胞膜上的載體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不消耗ATP.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內的運輸方式是 .
(2)在肝細胞A和B中,胰島素可促進過程 .(填標號)
(3)脂肪(甘油三酯)在血液中主要的運輸形式是 .(多選)
A.乳糜微粒(CM) B.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D.高密度脂蛋白(HDL)
(4)過程③形成的氨基酸稱為 氨基酸,除圖中所示來源外,還可以通過 獲得.
(5)圖中屬于氧化分解反應的過程為 .(填編號)
(6)脂肪分解過程中會產生酮酸,嚴重時會引起酸中毒,試分析糖尿病病人較易發生酸中毒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在結構式中,方框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該物質中共有____ _個①所示的基團。方框③所表示的基團,在________,(填標號)中也有。
(2)方框②表示的是___ _____。
(3)該物質是由____ _個共__ ____種氨基酸縮合而成的,所以叫___ ___。由此類物質進一步生成肽鏈并盤曲折疊成蛋白質,其 多樣性決定蛋白質功能多樣性。
(4)已知構成該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為477.那么該物質的分子量是________。
(5)該物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時,需要消耗__ _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