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成員在草原上調查田鼠的生存狀況,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某次調查時,在 3km2 的區域內共捕獲了 60 只田鼠,做好標記后重新放回到草原上,一周后再次捕獲了 60 只,其中發現帶有標記的只有 4 只,則該區域內田鼠的種群密度為________。
(2)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________強、________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3)調查過程中,如果動物被捕獲并標記后難以被再次捕獲,則利用標志重捕法計算出的種群密度與實際種群密度相比可能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重捕時方法不當造成已捕獲的標記個體死亡,會導致估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會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棉蚜體形微小,繁殖快,以棉葉組織的汁液為食。某科研小組從某年6月l0日開始對某棉田棉蚜種群數量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調查日期 | 6.10 | 6.15 | 6.20 |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7.20 |
棉蚜數量(只/株) | 0.42 | 4.79 | 41.58 | 261.73 | 1181.94 | 1976.96 | 2175.63 | 2171.46 | 2173.23 |
A.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棉蚜種群的數量
B.7月15日的前5天內棉蚜種群的出生率小于后5天
C.調查期間棉蚜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S”型
D.該棉蚜種群的數量在7月20日達到較大,是消滅棉蚜的最佳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條件下,假如某動物種群數量在2007年是20只,2008 年發展到40只,2009年發展到80只,那么2013年該動物的種群數量是( )
A.640只B.1280只C.2560只D.512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合理的是( )
A.宜選擇蔓生的單子葉植物作為抽樣調查的對象
B.可用樣方法調查活動能力強的高等動物的種群密度
C.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D.可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昆蟲卵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激素及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的應用,敘述正確的是
A.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素類似物2,4-D可以用于除去小麥田間的雙子葉雜草
B.無籽西瓜是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未授粉的雌蕊得到的
C.頂芽分泌的生長素可運往側芽,增加了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從而促進側芽生長
D.若少年兒童食用經乙烯催熟的水果,會導致性早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向光性生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單側光照射后都會彎向光源生長
B.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長與IAA的分布有關
C.向光性生長是由于單側光引起了IAA在植物體內的重新分配
D.植物在沒有單側光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彎曲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脂肪細胞和肝臟細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別是____________。
(2)若以雞蛋蛋白液為材料進行蛋白質鑒定實驗,發現蛋白液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后會粘固在試管壁上。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所學的知識,請列舉三類含有P元素的化合物,并說明該化合物在細胞中所起的作用:化合物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膽固醇在人體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當細胞處于饑餓狀態時,可以分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以產生營養成分供細胞急需。在此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并且危害嚴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物的運輸障礙。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
A.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房顫的成因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異常有關
B.核孔復合物可以選擇性地讓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
C.核孔運輸障礙發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編碼核孔復合物的基因發生突變所致
D.tRNA在細胞核內合成,運出細胞核發揮作用與核孔復合物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膜的模型是流動鑲嵌模型,不規則地鑲嵌在磷脂層中的蛋白質分子,其排列情況決定于 ( )
A.磷脂分子中極性部分和非極性部分的存在
B.多肽鏈的空間排列
C.氨基酸的元素組成
D.所有上述各種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維生素C俗稱抗壞血酸,在堿性環境下不穩定。維生素C可以將碘分子還原為碘離子,碘離子不能使淀粉變藍。為測定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所利用的維生素C的特性和滴定前加入的溶液是( )
A.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加入碘液和鹽酸
B.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加入淀粉和鹽酸
C.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加入鹽酸
D.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加入淀粉和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