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會引起致命的出血熱,為了尋找治療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學家進行了系列研究。
(1)病毒感染人體可能會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調。在人體中,內環境的作用主要為:①________________。②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________刺激機體產生________性免疫反應。
(3)在細胞免疫過程中,被激活的T細胞所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有增殖、分化產生________。抗體和淋巴因子在免疫調節中屬于________物質,體液、淚液中的溶菌酶也屬于此類物質。
(4)免疫系統幫助我們抵御病原體,體現了其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入神經,最終都能引起反射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均分布于機體同一組織或器官
C.反射弧中某一環節受損,反射活動仍有可能實現
D.反射活動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只能單向傳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體的遺傳主要靠遺傳物質來進行的,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在證明DNA是轉化因子的同時也證明了DNA的純度越高,轉化效率越高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檢測到32P組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就可得到DNA是遺傳物質的結論
C.DNA的雙螺旋結構是沃森和克里克根據自己獲得的DNA衍射圖像提出的
D.在DNA分子內部,A和T的分子數相等,G和C的分子數相等,這就是DNA的卡伽夫法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2,4-D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某研究小紐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分組 |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2,4-D溶液濃度 | 10-7 mol/L | 10-3 mol/L | 清水 |
生根數量(條) | 64 | 5 | 35 |
A.2,4-D是一種能促進細胞伸長的植物激素
B.實驗中插條的長勢和生根數均為無關變量
C.實驗結果體現了2,4-D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D.實驗結果說明該研究已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腦皮層不參與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
B.食物引起味覺和鈴聲引起唾液分泌都跟大腦皮層有關
C.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能一直保留,不容易消退
D.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和高等動物的受精卵第1~2次分裂所形成的2~4個細胞,仍具備全能性
B.克隆動物的第一個實驗克隆蛙是用紫外線將蝌蚪腸細胞的核破壞
C.人的血紅細胞的壽命比人體腸道細胞壽命短
D.人的紅細胞衰老的過程中,線粒體的體積變大,數量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型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狀病毒屬(Coronavirus)。冠狀病毒屬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鏈單股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可在宿主細胞內為翻譯模板,表達出病毒RNA聚合酶。下列關于冠狀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SARS病原體和HIV屬于冠狀病毒
B.冠狀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產生子代的過程可以體現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的全過程
C.冠狀病毒感染后引起的體溫升高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對病原體的免疫作用
D.可用康復者體內的血清注射到患者體內進行主動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為動植物育種和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
B.黃曲霉毒素可導致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癌變,屬于生物致癌因子
C.人類鐮刀形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紅細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突變類型屬于致死突變
D.果蠅X染色體上某個區段發生重復時,果蠅的復眼由條形變成橢圓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運動大量出汗后,應多喝淡鹽水
B.心肌細胞的內環境是組織液
C.手腳磨出的水泡里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
D.急性腸胃炎病人脫水時,應多喝葡萄糖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用不同濃度的物質X分別處理大蒜根尖12h、24h,觀察物質X對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
實驗材料:大蒜、培養皿、蒸餾水、低濃度Ⅹ溶液、高濃度Ⅹ溶液、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大蒜置于盛有蒸餾水的培養皿中,在室溫(15~17℃)發根,每天換2次水,防止①_____。
第二步:待根長至1~2cm時,將大蒜分組處理。請將分組處理以表格形式呈現:②_____。
第三步:將培養好的根尖剪取2~3m放入盛有10%HC1的小燒杯中10~15min,目的是③_____。接下來依次經過④_____步驟完成臨時裝片的制作,在顯微鏡下觀察統計分裂期細胞數和細胞總數,并計算有絲分裂指數[有絲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100%)
第四步:統計分析數據。
(1)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問題:
①各組的有絲分裂指數很低,均不超過8%,其原因是_______。
②若物質X是秋水仙素,則經X處理后的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會_____,原因是_____。
③在觀察中發現部分細胞紡錘體形成三極,結果一個細胞分裂成三個細胞,則產生的子細胞會出現_____的結果(寫出變異的具體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