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3. 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流動。隨營養級升高,獲得的總能量越少。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各營養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營養級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熱量形式散失
C.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頂層的生物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 如圖是某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下列關于該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微生物利用的是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貯存的能量
B.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該系統中能量的傳遞效率
C.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可以促進物質循環再利用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再次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的關注,大會所倡導的低碳生活獲得普遍認同。如圖表示碳循環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不能通過增強③減少大氣中的CO2
B.生物群落內部進行碳循環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C.參與②過程的生物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D.開發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增加人類對①過程的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3.硅藻的生長需要硅酸鹽。下圖是對兩種淡水硅藻——針桿藻和星桿藻的有關實驗研究結果,虛線表示培養水體中硅酸鹽的濃度變化。圖中a表示單獨培養星桿藻、b表示單獨培養針桿藻的情況,c表示兩種硅藻混合培養情況。請
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單獨培養星桿藻時,該種群在前40天內種群數量呈________增長,40天內硅藻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
(2)兩種淡水硅藻混合培養時,40天后②代表的________藻被完全排除掉。但在自然河流生態系統中發現兩種硅藻一種分布在淺層,另一種分布在較深的水域,該現象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該河流生態系統在較長時間內能維持穩態,這是由于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從長遠看,維持生態系統的穩態主要依靠________調節來實現。
(3)據報道2012年5月,漢江支段流域水體中硅藻大量繁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硅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2.某地實施退耕還林多年后,原有耕地變為林地。科研人員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了調查,發現陽坡和陰坡植被差異明顯。對陽坡的物種生態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上的相遇頻率,見表中數據)變化進行分析,其結果如下:
(1)耕地逐漸過渡為林地的過程屬于________。
(2)在調查該林地山桃的種群密度時應采用________法。
(3)據表中數據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造成陽坡和陰坡植被差
異明顯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1.某島嶼棲息著狐和野兔,生態系統相對穩定。后來有人登島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島上狐瀕臨滅絕,但野兔數量大大超過人登島前的數量。第6年,野兔種群暴發了由兔瘟熱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數量驟減。回答問題:
(1)人與狐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兔瘟熱病毒與野兔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來源:Z*xx*k.Com]
(2)畫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組成的食物網。
(3)人登島后第5年,與登島前相比,野兔種內競爭強度________(增加、減小、不變)。
(4)一般情況下,被捕食者傳染病的流行程度將隨捕食者種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強、減弱、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0. 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如圖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
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圖A、B能反映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
(2)t2時期后,種群數量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________型。
(4)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K,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被破壞,以便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為此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這條河流受到輕度污染,則對此生態系統不產生明顯影響;如果出現惡性污染事件,則會導致絕大多數水生動物、植物死亡,河流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請運用生態學原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9.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樹冠迅速生長,繁殖能力強,植株覆蓋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點為圓心向外擴散,劃分出薇甘菊入侵區、群落交錯區和本土植物區三類樣區。在薇甘菊入侵區,薇甘菊覆蓋度大于90%,入侵年齡在5年以上;群落交錯區,薇甘菊與當地植物競爭生長,薇甘菊的覆蓋度在10%~30%,入侵年齡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區沒有薇甘菊生長,優勢種群為本土植物,其覆蓋度大于80%。下表為不同樣區(取土樣的數量、體積相同)中小型土壤動物的個體數量和類群數統計結果。請分析回答:
(1)從表中數據可知,在不同樣區捕獲到的中小型土壤動物個體數量不盡相同,動物個體數量最多的樣區是_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對中小型土壤動物的________變化影響不大,而對土壤中動物的________變化影響較大。
(2)在該生態系統的成分中,薇甘菊屬于________,土壤中的小動物屬于__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植物大量死亡會使該生態系統中________的數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種取代另一些物種等的一系列變化稱________。
(4)經研究發現一種叫田野菟絲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營養并將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蓋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種多樣性明顯增加,田野菟絲子不會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絲子對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根據題干信息可知這種關系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8. 杜氏鹽藻屬于海洋中一種單細胞藻類,是提取β-胡蘿卜素的重要資源。為研究海洋常見重金屬
污染物Pb2+對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增長的影響,研究人員將杜氏鹽藻分別置于A~E五種培養液中培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定期取藻液測定杜氏鹽藻密度,結果如圖。請回答:
(1)利用血球計數板測定杜氏鹽藻密度,取藻液前,應將藻液________,以利于準確計數。
(2)在A培養液中,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呈________型增長。杜氏鹽藻種群的種內競爭程度,第8天時比第16天時________(
強/弱)。
(3)實驗結論:Pb2+對杜氏鹽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________作用,濃度越大該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是:在相同時間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7.某山區25年前發生過森林火災,焚毀所有林木。現有一位生態學者對該山區植被進行調查,得到部分數據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火災后該地區群落的演替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大樹(樹齡>5年)的數量作為森林中樹種優勢度的指標,則目前該山區優勢度指標最高的樹種是________。若此山區不受人為干擾,若干年后,上述四種植物中,優勢度指標最高的是________。
(3)請繪制該群落中松樹種群不同樹齡的株數分布柱狀圖。
(4)火災后該地區曾引入一種外地植物,引入物種的種群基因型頻率變化如下表:
通過對該物種在引入前后種群基因頻率的比較,請說明該物種在引入前后有沒有發生進化?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