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蛋白質合成的一個過程,下表為部分氨基酸的密碼子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鏈上對應的堿基序列為ACCCGATTTGGC
B.根據題目相關信息可判斷:1為tRNA,它攜帶的氨基酸是精氨酸
C.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的原料依次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一種氨基酸可由一種或幾種特定的tRNA來將它運輸到核糖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性狀以及二者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碼子,末端有終止密碼子
B.性狀受基因的控制,基因發生突變,該基因控制的性狀一定改變
C.基因能夠通過復制實現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之間的傳遞
D.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性狀,是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1-三體綜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癥依次屬于
①單基因病中的顯性遺傳病 ②單基因病中的隱性遺傳病
③常染色體病 ④性染色體病
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轉基因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如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來源于自然界,則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B.轉抗蟲基因的植物,不會導致昆蟲群體抗性基因頻率增加
C動物的生長激素基因轉入植物后不能表達
D.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能通過花粉傳入環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水稻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二倍水稻由花粉直接發育而來
B.二倍水稻經秋水仙素處理,可得到四倍水稻,稻穗、米粒變大
C.二倍體水稻與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三倍體水稻,含三個染色體組
D.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以某種作物中的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④⑤⑥三個新品種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別稱為雜交和測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
C.③培育出⑥常用的是化學或物理的方法進行誘變處理
D.圖中培育出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根據下圖回答:
(1)圖中①的生理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 ;進行的時間是細胞分裂的 期。
(2)圖中②的生理過程,模版是 ;需要的酶是 。
(3)圖中③的生理過程叫 ;該過程需要在 的催化下才能進行。
(4)圖中⑤的進行的場所是 ,需要____________作為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表示人類鐮刀細胞貧血癥的病因,據圖回答:
(1)③過程發生的變異是 ,發生的場所是 。
(2)④表示的堿基序列是 ,這是決定一個纈氨基的一個 。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女兒,可見此遺傳病是 遺傳病。如果這對夫婦再生,生一個患此病的女兒的概率為 。
(4)鐮刀型貧血癥是由于基因異常,導致合成血紅蛋白的___________發生異常,從而直接影響了生物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現有兩個小麥品種,一個純種小麥性狀是高桿( D ),抗銹病( T );另一個純種小麥的性狀是矮桿( d ),易染銹病( t )。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育種專家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Ⅰ、Ⅱ兩種育種方法以獲得小麥新品種。問:
(1)要縮短育種年限,應選擇的方法是 (I或Ⅱ),依據的原理是 。
(2)圖中①和④基因組成分別為 和 。
(3)(二)過程中,D和d的分離發生在 ;(三)過程采用的方法稱 為 ;(四)過程最常用的化學藥劑是 。
(4)(五)過程產生的抗倒伏抗銹病植株中的純合體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