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CAV16侵入人體后,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對其幾乎不起作用 |
B、T細胞經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 |
C、患兒感染CAV16后,需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徹底清除病毒 |
D、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該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ATP的合成離不開酶的催化 |
B、酶的合成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
C、ATP與絕大多數酶的組成元素存在差異 |
D、活細胞中通常都能合成酶和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組成核酸的堿基有4種 |
B、蛋白質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核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堿基 |
C、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空間結構直接受DNA分子控制 |
D、蛋白質和DNA分子均具有熱變性,但蛋白質的熱變性是不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線粒體的內膜和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均可合成ATP |
B、細胞中的CO2進入內環境屬于自由擴散 |
C、分泌蛋白分泌過程中要依靠膜上蛋白質、磷脂的流動性 |
D、一種酶能催化一種或多種化學反應體現了酶的高效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基因型為Aa的豌豆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產生的雌雄兩種配子的數量比為1:1 |
B、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
C、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為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
D、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農田中適當增加食物鏈,能提高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
C、雄鳥求偶時進行復雜的求偶炫耀說明信息傳遞能調節種間關系 |
D、紅樹林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二倍體西瓜的花就能得到三倍體無籽西瓜 |
B、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一定不同 |
C、調查島上一種陸生動物的種群密度需要考慮遷入和遷出的影響 |
D、群落演替過程中島嶼上物種多樣性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如果溫度上升5℃,B點向左下方移動 |
B、A點時,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 |
C、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的分解情況 |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病原體①進入巨噬細胞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
B、物質②接受刺激后,T淋巴細胞表面Na+內流導致膜電位變化產生興奮 |
C、因為有巨噬細胞參與,所以人體對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異性免疫 |
D、從人體的免疫功能來看,預防甲型流感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甲流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