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①代表生產者,6過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 |
B、①和②構成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 |
C、③一定是原核生物 |
D、碳元素以有機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環境之間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甲種群與乙種群之間存在的只是競爭關系 |
B、甲種群在該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
C、濕度和溫度相互作用是種群數量變化的決定因素 |
D、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乙種群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第二次分裂結束只有一半的細胞具有放射性 |
B、第二次分裂結束具有放射性的細胞可能有4個 |
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 |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數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所含胞能量比 |
B、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極體與卵細胞的數目比 |
C、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雜合體植物自交所產生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
D、酵母菌消耗等摩爾的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的比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S型曲線表示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 |
B、各階段的種群增長率相同 |
C、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與時間無關 |
D、種群數量的增長不受種群密度的制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a點所示條件下,該植物葉肉細胞內能夠產生ATP的部位是線粒體 |
B、該植物葉片的呼吸速率是5mg/(100cm2?小時) |
C、在一晝夜中,將該植物葉片置于c點光照下11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則每100cm2葉片一晝夜中CO2的凈吸收量為45mg |
D、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若將溫度提高到30℃的條件下(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則圖中b點將右移,c點將下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甲、乙遺傳病致病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 | ||
B、Ⅲ3的基因型為AaXBXb | ||
C、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為同時患甲、乙兩種遺傳病男孩的概率是
| ||
D、若Ⅳ1與一個正常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乙遺傳病男孩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各營養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
B、各營養級中的能量一定有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
C、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
D、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個體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越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 ||
B、子代共有6種表現型 | ||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為
| ||
D、子代的紅花植株中,R的基因頻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