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自然選擇是生物變異的隨機淘汰和保留 |
B、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
C、甲種群的若干個體遷入乙種群并參與交配繁殖,會導致乙種群的基因頻率改變 |
D、若某大種群經歷環境巨變后只有少數個體存活,當恢復到原規模時,基因頻率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溶酶體能夠殺死侵入細胞的病菌 |
B、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 |
C、溶酶體執行功能時可能伴隨其膜組成成分的更新 |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成人可能有相應抗體而不易感染EV71 |
B、可利用腸病毒的特定基因序列來鑒別EV71 |
C、EV71病毒容易發生變異 |
D、嬰幼兒對EV71病毒感染不會發生免疫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不能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其復原 |
B、土壤小動物身體微小不能用標志重捕法,但其運動能力不強,可以用樣方法來通過調查樣本中的小動物的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
C、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可以反映出NaOH進入瓊脂塊速率 |
D、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實驗組將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溫箱中滅菌1h的目的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時盡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LDL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 |
B、催化①過程的酶是DNA聚合酶 |
C、已知mRNA1中有30個堿基,其中A和C共有12個,則其對應基因中至少含G和T共30個 |
D、當LDL受體出現遺傳性缺陷時,將導致血漿中膽固醇含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C點是進行海洋捕撈的最佳時期 |
B、在D點的細菌體內可以形成芽孢 |
C、在E點種群生長處于穩定期 |
D、在B-C段內,生存空間沒有成為限制種群數量增長的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花粉與柱頭相結合 |
B、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 |
C、高等植物細胞間依靠胞間連絲相互交換某些物質 |
D、甲狀腺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結合垂體細胞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若細胞中具有中心體,可排除是植物細胞 |
B、觀察到有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可判斷細胞處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
C、用菠菜葉為材料,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D、用蝗蟲精巢做成的裝片,可以觀察到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