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1)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稱為_______。用樣方法調查白樺植物的種群密度時,為盡量減少實驗誤差,保證數據的科學性,應注意做到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______,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為促進了_____。
(2)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統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結果如下表。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處理 | 蒙古櫟 | 楊 | 紅松 | 白樺 |
未分解葉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葉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為排除蚯蚓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所選擇蚯蚓要 ,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動物和微生物對實驗的影響,應該在實驗前對土壤進行________ 處理。
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____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不同葉片中,對_______最為喜好。由此說明___________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據上述實驗分析,若在紅松林和蒙古櫟林中種植一些楊樹,有利于增加_________的數量和種類,從而增加整個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
(1)(生物)群落 隨機取樣并計算平均值 分解者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2)①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滅菌 ②高于(或“大于”) 楊、半分解葉(缺一不可) 葉片種類和分解(腐解)程度
(3)蚯蚓(答分解者不得分) (抵抗力)穩定性(或“自我調節能力”)
【解析】
試題分析:(1)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所有生物構成群落;用樣方法調查白樺植物的種群密度時,為盡量 減少實驗誤差,保證數據的科學性,應注意做到隨機取樣并計算平均值;蚯蚓在生態系統的成分中屬于分解者;蚯蚓能改良土壤的成分,有利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2)①設計實驗應遵循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等原則,為排除蚯蚓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所選擇蚯蚓生長狀況應基本一致;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動物和微生物對實驗的影響,應該在實驗前對土壤進行滅菌處理。
②據表可知,半分解葉的量比未分解葉的量多,說明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大于對未分解葉的消耗量;表中數據表明,蚯蚓對楊的半分解葉消耗最多,說明蚯蚓對楊半分解葉最喜好,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葉片種類和分解程度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蚯蚓對楊半分解葉最喜好,若在紅松林和蒙古櫟林中種植一些楊樹,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數量和種類;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其營養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越高,自我調節能力越強。
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及設計實驗的相關原則,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激素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無子番茄
B.用適宜濃度乙烯利處理鳳梨,可加快果實發育
C.促性腺激素類藥物用于人工養殖四大家魚可提高繁殖率
D.利用昆蟲性外激素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化學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麗水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究楊樹對干旱的耐受性,進行了水分脅迫對其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和胞間CO2濃度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圖。(說明:水分脅迫指植物水分散失超過水分吸收,使植物組織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謝失調的現象)請回答:
(1)水分脅迫下,楊樹幼苗根細胞通過 失水,導致其光飽和點 (選填“升高”或“降低”)。
(2)處理2.75小時時,重度脅迫條件下,該植物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 。
(3)處理2.75小時后,轉入正常營養液中復水處理。在重度脅迫后期,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濃度升高。可能原因是:①光合產物的 變慢,導致細胞內光合產物積累。②水分虧缺導致 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光反應,而且這種破壞 。(填“能恢復”和“不能恢復”)
(4)植物經歷水分脅迫時,普遍認為脫落酸能作為一種干旱信號在植物體內傳遞信息,起到調節 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寶雞市九校高三3月聯合檢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甘蔗含糖量高,是生產燃料酒精的優質材料。為了提高酒精產量,需要優質甘蔗品種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為理想的酒精發酵菌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
(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體作為材料對甘蔗進行大規模繁殖,在對甘蔗外植體細胞進行接種前,需對制備的培養基進行 、外植體進行 后,才能接種。
(2)在外植體培養獲得幼苗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與 。
(3)為了獲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種,可以對野生菌種進行誘變處理。然后在
(A.固體 B.液體 C.選擇 D.鑒別)
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該培養基要比基本培養基額外添加 ,在該培養基中挑選 菌落,即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變酵母菌。
(4)植物組織培養所用的MS培養基和微生物培養所配制的培養基的主要區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寶雞市九校高三3月聯合檢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指DNA分子中發生的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DNA結構改變。
B.基因型為Aa 的植物連續自交F2 基因型比例為3:2:3,這是由基因重組造成的。
C.不能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的變異,也可能屬于可遺傳變異,如:三倍體無籽西瓜就屬于可遺傳變異
D.基因重組包含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和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文登市高三第二次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研人員研究外源PLCEl基因在裸小鼠(無胸腺的小鼠)結腸癌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如下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組別 | 處理方式 | 檢測結果 |
實驗組 | 將導人PLCEl基因并高度表達的結腸癌細胞注入裸小鼠體內 | 裸小鼠形成的腫瘤較小,癌細胞大量阻滯在分裂間期,部分癌細胞死亡 |
對照組 | 癌細胞大量繁殖,形成的腫瘤較大 |
A.裸小鼠缺乏細胞免疫能力,監控清除癌細胞的功能低下
B.實驗表明PLCEl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對照組的裸小鼠應注人不含PLCE1基因的結腸癌細胞
D.實驗組的裸小鼠大量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受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包頭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如圖表示人體免疫某一過程的示意圖,分析并回答有關的問題:
(1)圖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過程,b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
(2)若圖中抗原再次進入人體內,不能被細胞a, b, c中____細胞特異性識別。
(3)已知圖中所示物質d由4條多肽鏈組成,其中含有3個二硫鍵(—SH + —SH →—S-S— + 2H)。若此物質由100個氨基酸組成,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此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是_______。與物質d合成分泌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有 。
(4)如果圖中所示的抗原為釀膿鏈球菌,當人體產生抗體消滅該菌時,也會攻擊心臟瓣膜細胞,導致風濕性心臟病,這屬于免疫失調中的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高一第二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這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雜種形成的配子種類數和F2的基因型種類數分別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四川省邛崍市高一下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凋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結果一樣,本質相同
B.細胞凋亡發生在多細胞生物生命歷程的各個時期
C.衰老紅細胞的死亡過程屬于細胞凋亡
D.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