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
B、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取試管→加入淀粉液→注入酶液→保溫→加碘液→觀察 |
C、制作生態瓶實驗:洗凈空瓶→裝入動植物→灌滿自來水→將瓶密封→放在陽光下 |
D、蒲公英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確定調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計算種群密度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激素的分泌 |
B、植物細胞壁的形成、神經遞質的外排 |
C、DNA的復制與轉錄、多糖等有機物的合成 |
D、消化酶的合成與分泌、藍藻細胞壁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基因 | 基因所在染色體 | 控制合成的蛋白質 | 臨床表現 |
A | 第14號 | β-肌球蛋白重鏈 | 輕度至重度,發病早 |
B | 第11號 | 肌球蛋白結合蛋白 | 輕度至重度,發病晚 |
C | 第1號 | 肌鈣蛋白T2 | 輕度肥厚,易猝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歷程 | 時間 | 科學家 | 科學事實 |
① | 1954年 | 斯庫格等 | 一定條件下腺嘌呤能促進細胞分裂 |
② | 1955年 | 米勒等 | 將存放了4年的鯡魚精細胞的DNA,加入到煙草髓組織的培養基中,能誘導細胞分裂. |
③ | 1956年 | 斯庫格等 | 用新提取的鯡魚精細胞DNA,不能促進細胞分裂;但在pH<4的條件下進行高壓滅菌處理后,卻能促進細胞分裂.從處理物中分離出這種活性物質,并命名為“激動素”. |
④ | 1963年 | 萊撒姆 | 從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離出類似于“激動素”的促進細胞分裂的物質,命名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動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與a點相比,b點時與有氧呼吸相關酶的活性較低 |
B、與b點相比,限制c點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濃度和溫度 |
C、氧濃度為0時,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
D、氧濃度不變,a點時適當提高溫度細胞有氧呼吸速率可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發生性狀分離 |
B、相關體細胞發生隱性基因突變 |
C、相關體細胞發生顯性基因突變 |
D、相關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丟失了包含紅花基因的染色體片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實驗一和實驗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
B、在最短的時間內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大豆最好用與實驗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
C、F1的子葉淺綠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種表現型的分離比為1:2:3:6 |
D、用子葉深綠與子葉淺綠植株雜交得F1,F1隨機交配得到F2成熟群體中,B基因的頻率為0.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質時,都需要磷酸鹽作原料 |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鉬、鐵,說明無機鹽是一些復雜蛋白質的重要成分 |
C、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用0.9%的生理鹽水,說明無機鹽能維持細胞滲透壓 |
D、人缺碘會患大脖子病,是因為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