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a分子及Na+、K+的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3種物質的運輸方式都屬于主動運輸
B. 加入線粒體抑制劑對a分子的運輸沒有影響
C. 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不同的轉運方式進出細胞
D. Na+的持續吸收會導致細胞內的ADP大量積累
【答案】C
【解析】
1、比較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名 稱 | 運輸方向 | 載體 | 能量 | 實 例 |
自由擴散 | 高濃度→低濃度 | 不需 | 不需 |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
協助擴散 | 高濃度→低濃度 | 需要 | 不需 | 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
主動運輸 | 低濃度→高濃度 | 需要 | 需要 |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
此外,大分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2、識圖分析可知,圖中通過載體①Na+出細胞和K+進入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通過載體②運輸Na+的方式為協助擴散,運輸物質a進入細胞時逆濃度梯度的方式為主動運輸,物質a通過載體③出細胞的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上述三種物質運輸方式有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A錯誤;由于物質a進入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因此加入線粒體抑制劑對a分子進入細胞的運輸有影響,B錯誤;圖中物質a可以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通過協助擴散出細胞,C正確;Na+的吸收方式為協助擴散,因此Na+的持續吸收不會導致ADP大量積累,D錯誤。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表示某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圖乙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某兩個時期的圖像,圖丙表示根尖各區細胞分裂與分化的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a、c分別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中II細胞對應于圖甲中的________(填“1”或“2”)時期。I中細胞染色單體數為_________。II細胞中染色體與DNA數之比為__________。
(3)在電鏡下觀察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可見放射狀星射線是由細胞兩極的結構發出的,該結構復制的時間在_______________,該時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
(4)觀察根尖有絲分裂時應選擇圖丙中___________(填圖中的字母)區細胞,該區域細胞特點是____________在③與④過程中,細胞核所含遺傳物質_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生改變,形成不同細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將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X的臨時裝片放置在密閉且透明的小室中,暗處理一段時間后,再用自然光透過三棱鏡照射臨時裝片,細菌X在不同光區的聚集情況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的一段時間,暗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細菌X主要密集分布在波長為400~450nm和650~700nm的光區,原因是__________。
(2)該實驗小組從綠葉中提取了類胡蘿卜素,請設計一組實驗來驗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用以上實驗為對照組,補充完整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在三棱鏡之前放置裝有足夠量的________的試管,再用自然光透過試管和三棱鏡照射水綿的臨時裝片;
預期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若_______,則可驗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DNA的平面結構,虛線表示堿基間的氫鍵。請據圖回答:
(1)從主鏈上看,兩條單鏈______平行;從堿基關系看,兩條單鏈____________。
(2)______和______交替連接,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圖中有______種堿基。
(4)圖中的A與ATP中的A的區別是____________。
(5)與該圖中的DNA片段大小相同的DNA最多有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該變異能通過顯微鏡觀察到
B. 該變異發生在兩條非同源染色體間
C. 該變異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生改變
D. 貓叫綜合征就是該變異引起的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神經纖維受到剌激時,細胞膜的變化是
A. 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 B. Na+的通透性增加,Na+外流
C. K+的通透性增加,K+內流 D. 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請回答:
(1)圖中虛線內的體液構成______________,其中A為_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___。
(2)填寫圖中D、E系統的名稱:D ________,E __________。
(3)毛細血管壁生活的液體環境包括_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作答)。
(4)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
(5)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內發揮作用需要穿過_______層磷脂分子。
(6)食物中過多的酸性物質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后,血漿的pH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其主要原因與與它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離子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的強輻射、低重力、高溫差的極端環境條件下,我國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有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種子,還有酵母菌、果蠅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氣,棉花種子成功萌發,為人類首創。根據信息及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若載荷內的植物種子都萌發成長,果蠅卵孵化后,這些生物和無機環境構成一個微形生態然系統,則酵母菌屬于________________。要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進行,需要添加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載荷罐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這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載荷罐的抵抗力穩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保證實驗的成功,科學家在地面做了一個相同的試驗載荷,并實驗測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動,繪出下圖:
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中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兩種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