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___________細胞有絲分裂________期的圖,該細胞中有_______條染色體。
(2)圖乙表示__________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_期。該期細胞有______條染色單體,并由此可知該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_________條。
(3)下表為某生物的體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DNA、染色單體、染色體在各期中的變化數據,請
①__________組為DNA的變化數據。
②__________組為染色單體的變化數據。
③__________組為染色體的變化數據。
【答案】植物 中期 6 動物 后期 0 4 C B A
【解析】
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
間期: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前期: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核仁解體,核膜消失,形成紡錘體。
中期:著絲點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兩極。
末期: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紡錘體消失,重新出現核膜和核仁。
(1)圖甲細胞具有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細胞中著絲點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圖甲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圖,細胞中含有6條染色體。
(2)圖乙細胞無細胞壁,含有中心體,是動物細胞。細胞中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兩極,因此圖乙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細胞中有0條染色單體,8條染色體,并由此可知該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4條。
(3)①在間期, DNA分子數目由于復制而加倍;在末期,DNA分子數目由于細胞分裂而減半,故C組為DNA的變化數據。
②染色單體形成于間期,消失于后期,可推測B組為染色單體的變化數據。
③在前期和中期,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每條染色單體含有1個DNA分子,故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故A組為染色體的變化數據。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興趣小組進行了卷煙紙消失實驗,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
注:土樣取自長期經營的菜園并放置在編號為A、B1、B2的培養皿中;每組中的卷煙紙均勻地放在培養皿的不同區域;置于室溫條件下,定時噴水,保持樣品濕潤。
(1)B1、B2中卷煙紙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獲得土樣中的相關微生物,并提高分離成功的概率,應在培養皿中_________________部位進行表層多點取樣,取樣工具在取樣前要進行________處理。
(3)如果得到的相關微生物較少,我們可以將其轉移到含有__________的培養基中進行__________培養。培養時我們可以利用________染色法,根據是否產生_________來進行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簡單表示了葡萄酒的釀制過程, 請據圖分析:
(1)葡萄酒的釀制原理是先通氣進行____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數量,然后再密閉發酵獲得葡萄酒。
(2)果酒發酵時,______℃左右為最適溫度;制得果酒后,還可以繼續進行果醋發酵,利用的菌種為_________,它與酵母菌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___。果醋發酵時需保證______的供應,溫度也要調整為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__。
(4)泡菜制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它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二倍體動物精巢中某個細胞染色體和DNA數量比值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據圖不能確定該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
B. bc段表示DNA的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
C. 若圖代表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cd段
D. 若圖代表有絲分裂,b點和e點對應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比例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某雄性動物細胞分裂處于不同時期的圖像。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
(2)圖2中的_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CD段。
(3)圖2中的甲細胞中有______個染色體組,丙細胞中含有 _____條染色單體。
(4)圖2中丁細胞的名稱為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發生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研究20℃時小麥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關系,得到如下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斷上移
B. a點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C. 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少量缺Mg時,b點將向右移動
D. 外界條件均適宜時,c點之后小麥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可能與葉綠體中酶的數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大力發展農家樂,構建旅游與生態并舉的生態農業。池塘養魚垂釣,水稻長勢喜人,農民正忙著進行除草、治蟲、施肥等生產活動。根據生態學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系統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類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它們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層現象,這種現象與不同水域深度的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關。
(2)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農民除草、治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從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態系統中要不斷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某種群當年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λ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2為該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單位:J/(m2·d)],請分析回答:
圖1中該種群數量在ad段的增長曲線呈________型,e點種群數量比d點_______________。圖2中由草食動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遺體殘骸中的能量外,還包含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該生態系統中第二、三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___。
(5)隨著規模擴大,游客增多,有些廢棄物和垃圾扔進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討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酵母菌屬于兼性厭氧菌
B. 該實驗采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
C. 可通過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培養液濃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