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乳糖和淀粉均可被水解B.糖類分子中氫氧之比為2∶1
C.構成乳糖的單位是葡萄糖和果糖D.肌糖原可水解使血糖升高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酵母菌使葡萄汁產生葡萄酒,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酵就停止了。有關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酒精對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營養物質因消耗而不足
C.產物積累使pH值發生改變 D.氧氣過少導致其無法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一定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過程有
A. 正常機體內抗體與抗原的結合
B. 某種激素與激素受體的結合
C. 肝臟細胞代謝產生的尿素運輸到腎小球
D. 各種神經遞質從突觸前膜到達突觸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白樺是一種喜陽、耐寒的喬木,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山區。為研究白樺的生長狀況,科研人員調查了東北某個以白樺和水曲柳兩種喬木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___________法進行調查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_____,據此對喬木的樹齡進行劃分,分為幼齡林(10年生以下)、中齡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過熟林(40年生以上)三個年齡組。
(2)群落中的白樺和水曲柳的樹齡分布統計結果圖1、圖2、圖3為碳循環示意圖
由圖1分析可以看出,白樺1020年生的數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目較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層林冠茂密,林下___________,導致幼齡林數量生長難以進入下一齡級。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__。由圖2結果可知,水曲柳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_______________型。綜合上述分析,_________的幼苗耐蔭能力強,由此推測若干年后,該種群將成為優勢種。
(3)在圖3中A、C依次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以C02形式循環的過程為_______(填圖中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顯微鏡檢查蛙的精巢,其中有一些正在分裂的細胞,這些細胞
A.有的進行減數分裂,有的進行有絲分裂 B.都在進行減數分裂或有絲分裂
C.正在進行減數分裂 D.正在進行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A、B、C三個純種品系的小鼠進行皮膚移植實驗。移植時,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膚,將其他個體的皮膚移植上去,實驗過程和結果如圖表所示(表中①一⑥未做移植實驗)。請回答:
(1)在免疫學上,供體的皮膚片相當于_____________。若在移植過B2皮膚片的A2上同時移植B1和C1的皮膚片,先脫落的是________;在①-⑥中能夠存活的有____________。
(2)下圖中“X”所指的是________細胞。對該圖免疫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多選)
A. 可在初次免疫反應時發生
B. 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三道防線
C. 屬于特異性免疫
D. 發生的前提是需要進行細胞識別
(3)下圖是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圖,相關描述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
A. 圖中有3種細胞能夠對病菌進行特異性識別
B. 物質Ⅰ具有促進細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
C. 物質Ⅰ和物質Ⅱ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
D. 細胞B和C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發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動物細胞是物質運輸中,屬于自由擴散的是
A. 紅細胞中的Na+進入血漿
B. 細胞外液中的O2進入肌細胞
C. 細胞外液中的K+進入神經細胞
D. 血漿中的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某興趣小組用新鮮的泡菜濾液為實驗材料,分離純化乳酸菌。并査閱相關資料得到如圖所示的數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3天至第5天乳酸菌種群數量保持穩定,從種群的數量特征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圖中第3天pH開始下降,原因是乳酸菌發酵過程中產生__________。制作泡菜過程中泡菜壇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取第4天的新鮮泡菜濾液,用于分離純化乳酸菌,首先需要用______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進行梯度稀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分離純化所用固體培養基中常添加碳酸鈣,導致培養基不透明,而乳酸菌產生的乳酸能溶解培養基中的碳酸鈣。可推測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分離純化時應挑選出_________的菌落作為候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對生物的生存總是有害的
B.染色體變異可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
C.基因重組不能發生在同源染色體上
D.單倍體植株體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