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啟東中學內部講義·高考生物專題教程 題型:071
近年來,工業和城市迅速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粉塵等物質不斷地進入水體,水質受到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如何避免污染,治理污染水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進入水體的無機有毒物主要是銅、鎘、鉻、砷、汞等重金屬。有毒金屬在自然界一般不易消失,通過食物鏈富集。由于農藥DDT的使用,科學家們甚至在無人居住的南極企鵝體內發現了汞和五氫苯酚等殺蟲劑的殘留物。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南極大陸沒有人類的生產活動,企鵝體內為何會有農藥DDT的殘留物?
(2)下面是甲、乙、丙、丁4個種群,在一個達到生態平衡的環境中所含有的總能量和殘留農藥DDT的平均濃度。
①這4個種群屬于生產者的是________。
②寫出這4個種群的能量流動的渠道________。
③在能量流動的渠道中________越高,生物體內的DDT濃度也越高。
(3)某些工業廢水(如造紙、皮革、食品、石油等)不經處理大量排入水體后,會使水中溶解氧缺乏,為什么?
(4)你估計一個湖泊中的氧濃度在什么時候和什么樣的水質中最低
[ ]
A.白天、未污染
B.黑夜、未污染
C.白天、污染
D.黑夜、污染
(5)植物營養物大量進入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太湖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年來由于藻類生物瘋狂繁殖,水質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破壞了生態平衡,影響了人民健康。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面哪一措施最有效
[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大量引入吃魚的浮游動物
C.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
D.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6)造成水體富營化的主要因素是磷的大量進入。某洗衣店中的含磷酸鹽廢水經澄清池沉淀后排入附近湖泊,該廢水帶入水域中的磷酸鹽是引起藻類生長的主要因素。
藻類生物的化學式為,藻類生物與
完全作用,可以生成
、
、
。
①完成這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②由于洗滌劑排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造成藻類(
)大量繁殖,從而消耗大量
,設每天排入含30%(質量)三磷酸五納的洗滌劑100kg,湖的面積為
,平均水深20m,湖水里
的深度為9.1mg/
,多少天后湖里的溶解氧將被耗盡?
(7)某化工廠含有大量化學毒劑的污染水排入池塘中,造成池塘中的植物迅速死亡,試分析:
①對該生物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什么影響?
②在下圖坐標中,用三條曲線表示處于不同營養級的生物在數量上的變化趨勢,并注明各曲線名稱。(生物數量值可任取)
③在以下坐標中,用一曲線表示分解者短期內數量上的變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天利38套 高中生物 題型:071
RNA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它與DNA、蛋白質共同構成了生命的框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RNA僅僅是傳遞遺傳信息的使者。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一些RNA小片斷能夠使特定的植物基因處于關閉狀態,這種現象稱作RNA干擾。分子學家近日發現RNA的上述作用在老鼠和人體細胞中也存在。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在人體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結構中有RNA分布。
(2)你認為RNA使基因處于關閉狀態是遺傳信息傳遞過程的________過程受阻。正常細胞的________過程能說明可能存在上述現象。
(3)你認為“RNA也可以控制生物性狀”的結論是否成立?________。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江蘇省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11分)新華網北京2008年10月6日電: 德國人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法國人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因為發現兩種引發人類致命疾病的病毒而榮獲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資料一:豪森教授在研究中證實了宮頸癌和HPV(人乳頭狀瘤病毒)之間存在聯系,并使得醫學界最終認識到,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由HPV引起的 。在此基礎上,葛蘭素史克等制藥公司開發出宮頸癌疫苗,使宮頸癌成為人類可以預防和根除的第一種惡性腫瘤。
資料二:1981年美國一些年輕同性戀者先后因一種怪病死去。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將這種怪病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1982年該中心一項調查表明:艾滋病正在全球迅速蔓延,患者主要為同性戀和靜脈注射毒品者,特征是血液中CD4+T淋巴細胞下降至幾近于零。1983年法國人巴爾-西諾西和蒙塔尼開始從淋巴結腫大的同性戀艾滋病早期患者身上提取淋巴細胞并定期分析,很快就發現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資料三:2007年,美國耶魯大學的生物學家設想:期望將病毒群引誘到人體陷阱細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該方法將給人們戰勝很多疾病(如AIDS)帶來希望。例如,HIV通過CD4+T淋巴細胞表面的CD4識別CD4+T淋巴細胞,如果給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飾過的紅細胞,則紅細胞也會被HIV所識別、入侵。但HIV在紅細胞內無法完成復制增殖,最后隨紅細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該方法目前已經在小鼠體內獲得階段性成果。
⑴HPV侵入人體后經過 細胞的處理和傳遞,刺激T細胞,T細胞經過增殖分化后形成的 細胞,可以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B細胞在抗原刺激和T細胞產生的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細胞。
⑵目前開發出的宮頸癌疫苗是主要通過轉基因工程菌生產的蛋白質制品,其實質是抗原蛋白,它較傳統的滅活、減活疫苗更安全,但要多次強化才行,為此基因疫苗應運而生。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即將編碼外源性抗原基因通過 作工具導入人或動物體內,讓其在宿主細胞中表達 ,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
⑶1983年,兩位法國科學家推測CD4+T淋巴細胞可能是HIV攻擊的目標,其依據是
。
⑷下圖表示HIV感染人體后血液中HIV濃度和機體對HIV免疫反應的過程。
HIV在感染人體初期與潛伏期,臨床上并無明顯病癥。在潛伏期時應如何采樣與檢測,以判斷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⑸科學家研究發現HIV表面的抗原蛋白經常發生變化,因此目前仍沒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和藥物。請從HIV在人體細胞中遺傳信息傳遞過程入手,設計開發治療艾滋病特效藥的思路 : 。
⑹近年來,科學家將病毒群引誘到人體陷阱細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該方法給人們戰勝AIDS帶來新的曙光。人類成熟的紅細胞之所以能成為“陷阱細胞”,從結構角度看其原因紅細胞是 ,不具備HIV增殖的條件。衰老的紅細胞成為 ,由人類的免疫系統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Ⅰ.在原產地以外定居、生長、繁育的生物種被稱為“外來種”、“入侵種”。近年來,人們對物種入侵的后果及對策格外關注。請回答:
(1)目前在我國一些地區引進的大米草、水葫蘆等外來種急劇生長,甚至取代了當地的優勢物種,這一現象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請依據生態學原理回答:外來種在侵入地區定居擴張的原因是 和 ;外來物種入侵對原有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是
(2)水葫蘆瘋長為什么會導致湖中魚蝦的大量死亡?
Ⅱ.新華社2004年10月21日報道,泰國有23只老虎死于禽流感。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到目前為止,已有29人死于禽流感,12月19日報道,日本有5人患上禽流感。12月23日報道,禽流感開始在越南蔓延。科學家發現,禽流感是一種RNA病毒,有多種類型,它其中的一種H5N1型病毒容易感染人類。我們不能根據常規的方法如高溫來殺滅該病毒。據此回答:
(1)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的方式是 。為什么不能采用抗生素來消滅流感病毒
。尤其是平時的普通疾病,絕不能濫用抗生素,原因是 、 。
(2)假如發現某一流行病,一般先確認病原體,利用的是 原則。而對于流行病,一般可以采用哪些控制對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