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和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均可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B.有絲分裂后期及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均無同源染色體
C.黑猩猩細胞中的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與雌雄性別決定有關
D.三倍體西瓜高度不育是因為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不聯會
A
【解析】
試題分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都涉及到遺傳物質的復制及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若出現異常,則可導致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發生,A項正確;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導致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各個時期(含后期)的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B項錯誤;與雌雄性別決定有關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上,C項錯誤;三倍體西瓜高度不育是因為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產生可育的配子,D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生物變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非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①為某多聚體的單體,則①可能是核苷酸
B.如果②儲存在皮下組織等部位,則②可能是脂肪酸
C.如果③是能儲存遺傳信息的多聚體,則③肯定是RNA
D.如果④主要在肝臟和肌肉中合成,則④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鳥嘌呤變成7-乙基鳥嘌呤,后者不與胞嘧啶配對而與胸腺嘧啶配對。為獲得更多的水稻變異類型,育種專家常用適宜濃度的EMS溶液浸泡種子后再進行大田種植。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使用EMS浸泡種子可以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
B.獲得的變異植株細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C.EMS的處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轉換成A-T
D.經EMS處理后,水稻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果小偃麥早熟(A)對晚熟(a)是顯性,抗干熱(B)對不抗干熱(b)是顯性,兩對基因自由組合,以某親本與雙隱性純合子雜交,如果F1代只有一種表現型,此親本基因型可能有幾種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元素種類最少的一組是
A.抗體和糖蛋白
B.纖維素和脫氧核糖
C.性激素和tRNA
D.質粒和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具有極強的感染性。人體感染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下圖是埃博拉病毒入侵后人體啟動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E的名稱分別是 、 。與A細胞相比,B細胞內顯著增多的具膜細胞器有 。E與F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進行細胞間的 功能。
(2)人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體溫維持在39℃,此時人體產熱量和散熱量的關系是 ,其中與產熱直接相關的激素有 (寫出兩種)。此外,人體還會出現心率加快的臨床癥狀,調節此過程的中樞位于 上。
(3)某男子感染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還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①從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為單鏈RNA病毒,易發生 ;②從該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體內的埃博拉病毒抗體(或記憶細胞)的 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植物中提取筒箭毒堿,能夠阻斷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骨骼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該藥物進入人體后將導致
A.骨骼肌松弛 B.失去思考能力
C.失去感覺 D.神經細胞不能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過敏反應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敏反應為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現為發作迅速,反應強烈
B.圖中首次進入人體的過敏原與再次進入的過敏原的類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過敏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其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
D.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圖中靶細胞釋放的組織胺等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圖甲顯示了腦、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經的位置關系及①②③④四個位點,圖乙是某一反射弧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據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如果在③處給予有效刺激,產生的興奮沿____ 神經傳到突觸前膜,導致突觸小泡與前膜 ,釋放神經遞質(Ach); Ach與Ach受體結合后,肌膜發生___ _,引起肌肉收縮。
(2)圖甲所示的①、②、③、④為麻醉劑阻斷神經沖動的四個可能位點。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動但卻沒有感覺,那么可能被阻斷的位點是____ 。
(3)人的手指意外觸到蠟燭火焰會縮手,該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 。而消防隊員在火海中救人時雙手雖觸碰火焰,卻不會發生縮手反射,這說明 。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____ 會形成痛覺。
(4)圖乙是 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中興奮在圖乙所示結構中的傳導方向是 ,并請解釋一下為什么在此結構中只能按照這種方向傳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