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從左向右表示從樹突到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據圖判斷不正確的是( )
A.1所示結構為反射弧的感受器
B.2所示結構中有三個突觸
C.若刺激d處,在a—f中任何一點均可用靈敏電流計檢測到電流變化
D.若a處興奮,通過c和d的傳遞,e和f處一定會產生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選修(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表示三個通過突觸相連接的神經元,若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則能測到膜內外電位變化的位置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8銀川一中二模)(25分)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卡爾松、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爾,發現了兩個神經細胞之間有一個寬約200―500nm的縫隙,并且這兩神經細胞通過“突觸”連結。右圖表示動物普遍具有的突觸及信息傳導過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當A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的突觸小體有興奮傳來時,突觸前膜的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這種變化形成的刺激會引起 [ ] _______釋放出神經遞質與[ ]__________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從而完成興奮從一個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到了另一個神經元。
(2)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A、B”和箭頭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膽堿酯酶能催化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水解,使神經遞質在完成神經興奮的傳遞任務之后,盡快消失。許多有機磷殺蟲劑能專門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在有機磷的作用下,乙酰膽堿不能很快消失,神經細胞就會處于持續興奮之中,表現為震顫不已,直到死亡。請你利用下列實驗材料,設計一個動物實驗,驗證有機磷殺蟲劑對動物神經傳導中的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請回答有關問題并將下列實驗步驟及其現象補充完整。
實驗材料:剝制好的兩個相同的青蛙神經――肌肉標本、適宜的放電裝置、有機磷殺蟲劑、生理鹽水、培養皿等。
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兩個培養皿,編號1、2,各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分別將青蛙的神經――肌肉標本浸泡在生理鹽水中。
第二步:同時用電刺激兩神經――肌肉標本的神經纖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