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其種群數量多年維持相對穩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個月.如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組成(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年齡組成個體數).請回答:
(1)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則應該采用________法調查其個體數量;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應該采用________法調查其個體數量.
(2)圖中信息顯示,該種動物種群的年齡組成隨________而變化;若一種外來生物于6月份入侵該島,并以該種群未成熟的個體為食,這將使種群的________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第二年的________,最終使島上該動物的種群密度降低.
(3)8-10月份該種群的出生率為________;若該種動物的成熟個體是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適度捕獵的時間可以考慮選在每年的________月份以后.
【答案】標志重捕法 樣方法 季節 年齡結構 出生率 0 6
【解析】
調查植物以及活動能力差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上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組成(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年齡組成個體數),由圖可知,2月沒有新個體出生,6月份出生率較高。
(1)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則應該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其個體數量;若該種動物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應該采用樣方法調查其個體數量。
(2)由圖可知,不同月份中未成熟個體、成年個體和衰老個體的比例不同,說明該種動物種群的年齡組成隨季節而變化;由圖可知6月份未成熟個體最多,且12月份沒有未成熟個體,又根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個月,說明6月份以后沒有新出生的個體。若一種外來生物于6月份入侵該島,并以該種群未成熟的個體為食,這將使種群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第二年的出生率,最終使島上該動物的種群密度降低。
(3)由(2)分析可知,8-10月份該種群的出生率為0;由于每年的6月份以后種群沒有新個體出生,所以適度捕獵成熟個體的時間可以考慮選在每年的6月份以后。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天然色素,易溶于甲醇等有機溶劑,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不穩定,在60℃以下的熱穩定性較好。花青素的提取流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l)提取花青素的酶解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其目的是________。果膠酶是一類酶的總稱,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據圖分析可知,影響花青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除提取溶劑的________,同時還受到原料含水量、________________ (寫出兩點)等條件的影響。花青素粗品往往采用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點降至40℃)的方法除去水分,不宜采用加熱烘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試圖通過比色法測定粗品中的花青素含量,請幫助其完善下面的實驗步驟:
①制備標準顯色液:將________________加入到甲醇溶液中制成顏色深淺不同的系列標準顯色液。
②制備樣品處理液:用電子天平稱取一定量的待測樣品,加入到________溶液中得到樣品處理液。
③比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錄對應的花青素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蛋白質與其功能對應正確的是( )
A.與神經遞質結合并傳遞信息——受體蛋白
B.運輸氨基酸到全身各處——血紅蛋白
C.殺死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抗體
D.促進生殖細胞的形成——生長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圖示人體某細胞攝取原料合成某分泌蛋白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若該細胞內合成分泌蛋白過程中產生了H2O,則H2O的生成部位是____(填細胞器名稱);水中的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____(填寫基團)。用含18O標記的氨基酸培養上圖細胞,則出現18O的部位依次為____(用圖中序號回答)。在上圖所示的細胞器中,膜面積的大小沒有變化或變化不明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細胞中分泌蛋白分泌前后相關部位的生物膜面積將會依次發生改變,由此可以說明,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圖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請據圖回答
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_。圖中含有DNA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陡坡在實行封山育林的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各階段出規的典型物種的最大種群密度如圖所示,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
A. 該陡坡上的全部植物構成一個生物群落
B. 物種1、2、3依次代表草本、灌木和喬木
C. 圖中三個物種的種群數量變化均呈“S”型增長
D. 0-a年內,物種種群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生態專家把某一廢棄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對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能量流動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該新型池塘生態系統中有香蓮、蘆蒿、多種藻類、水草,還有多種魚類、蟲類,塘邊建有豬舍和蘑菇房.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該池塘上發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________;調查池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該生態系統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
(2)改造后的生態系統生物組分增多,食物網變復雜,提高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級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
(3)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是________.消費者的新陳代謝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功能.
(4)蘆蒿是一種作物,其細胞產生的________兩種激素,在適宜濃度范圍內均能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有光、較高02濃度等條件下,水稻葉肉細胞能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其原因是催化過程①的Rubisco酶還能催化過程②,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對綠色植物而言,光合作用、細胞呼吸和光呼吸三種生理過程,只能在光下進行的是_______。
(2)據圖推測,當C02濃度與02濃度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時,有利于水稻進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積累,從05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科學研究發現在一些藍藻中存在C02濃縮機制:藍藻中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微室,能將C02濃縮在Rubisco酶周圍。該機制在進化上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種群的同化量在三個生命活動中分配比例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最可能出現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況丁
B. 種群個體數量越多導致豐富度越大,種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多
C. 最高營養級的同化量最終有三個去向:以熱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流向分解者
D. 為防治農田鼠害,可引入天敵,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況丙轉變,從而降低鼠的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細胞外的葡萄糖濃度調節胰島B細胞的分泌和胰島素作用于靶細胞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葡萄糖通過____________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經細胞代謝導致K+外流受阻,________內流,促進了胰島素的釋放。此過程中,葡萄糖不屬于信息分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釋放的胰島素經體液運輸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結合,使靶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增多,從而促進靶細胞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