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分)淀粉的含量、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比例及支鏈淀粉的精細結構等決定著水稻的產量和稻米的品質,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謝的遺傳研究備受關注。相關研究的部分信息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⑴AGPaes基因1通過 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使水稻表現低產(淀粉含量低)性狀。
⑵用射線處理水稻進行 育種。從圖中可以看出,最可能是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發生了堿基對的 ,因而突變為AGPaes基因2。
⑶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中擁有許多決定稻米優良品質的相關基因。
①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對基因,假定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那么在約有107個個體的種群中,每一代出現的基因突變數是 ,它們是進化的原材料,也將是改良栽培稻的資源。我國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個省( 區),每一個分布點的普通野生稻種群都是生物進化的 。
②據調查,在近30年間,我國的一千多個普通野生稻分布點已消失了80%,從生物多樣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 多樣性減少。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共15分)資料分析:
1926年,日本人黑澤觀察到,當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會出現瘋長的現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結實率大大降低。把赤霉菌培養基的濾液噴施在健康水稻幼苗上,這些幼苗也出現了惡苗病癥狀。1935年科學家從赤霉菌培養基的濾液中把這種物質分離出來,稱為赤霉素。1957后,科學家在未受赤霉菌感染的高等植物中也提取出了赤霉素。
經測定:用赤霉素處理的植株體內生長素含量比未處理的要高。給矮莖豌豆地上部分施用赤霉素后,植株長得又細又高,可以恢復到正常植株的高度,而用赤霉素處理過的根并無明顯的生長現象。施用的赤霉素濃度很高,也可表現出最大的促進效應。
赤霉素在植物體內可通過木質部向上運輸,也可通過韌皮部向下運輸,其運輸速度與光合產物相同,為50~100cm·h-1,不同植物間運輸速度的差異很大。
請認真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1935年科學家提取出了赤霉素,但并沒有把它列為植物激素,為什么?
(2)請分析施用赤霉素后能使矮莖豌豆生長到正常高度的原因是什么?
(3)與生長素比較,說明赤霉素與生長素的明顯不同之處。
(4)某些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以使用赤霉素來增加產量。請舉兩例。
(5)在上面所舉的例子中,能不能施用較多的赤霉素來增加產量,為什么?
(6)據測定:大麥種子(其結構如圖所示)休眠狀態時赤霉素含量幾乎為零,胚乳內的淀粉含量很高;萌發時首先在胚細胞測出赤霉素的含量升高,隨后胚乳及糊粉層赤霉素含量依次升高,緊接著胚乳內的淀粉含量明顯開始減少。赤霉素與胚乳內的淀粉含量減少有何關系呢?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提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并作出合理的假設。
提出問題: 。
作出假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科研人員對小麥旗葉發育過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結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測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發育時期 |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 |
總葉綠素含量 (mg/g.fw) |
氣孔相對開放度 (%)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
A |
新葉展開前 |
20 |
---- |
--- |
—2.7 |
B |
新葉展開中 |
86 |
1.2 |
5.6 |
1.8 |
C |
新葉已成熟 |
100 |
12.7 |
100 |
5.9 |
(1)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響光合作用過程。
(2)若將A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中,給與恒定的光照,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明顯增強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小麥旗葉因葉面積大、細胞中葉綠體數目較多,葉綠體中基粒數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員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補充完成以下科研實驗設計思路并加以驗證。
①在小麥的灌漿期,將旗葉和其他葉片分別包在密閉的透明袋中,分別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始終保持25℃及給與合適的光照等條件。
②將小麥培養至籽粒成熟時期收獲籽粒。
③檢測、測定籽粒胚乳中_________的含量并計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證明科研人員的認識是正確的。
(4)將長勢相同的小麥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溫度下先暗處理1h,測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的(單位g)變化如甲曲線所示;再分別置于同一光照強度下照射1h后,測得其干重與暗處理前的變化如乙曲線。請據圖回答:
①小麥葉肉細胞內呼吸酶的最適溫度為___。
②29℃時,小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共15分)資料分析:
1926年,日本人黑澤觀察到,當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會出現瘋長的現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結實率大大降低。把赤霉菌培養基的濾液噴施在健康水稻幼苗上,這些幼苗也出現了惡苗病癥狀。1935年科學家從赤霉菌培養基的濾液中把這種物質分離出來,稱為赤霉素。1957后,科學家在未受赤霉菌感染的高等植物中也提取出了赤霉素。
經測定:用赤霉素處理的植株體內生長素含量比未處理的要高。給矮莖豌豆地上部分施用赤霉素后,植株長得又細又高,可以恢復到正常植株的高度,而用赤霉素處理過的根并無明顯的生長現象。施用的赤霉素濃度很高,也可表現出最大的促進效應。
赤霉素在植物體內可通過木質部向上運輸,也可通過韌皮部向下運輸,其運輸速度與光合產物相同,為50~100cm·h-1,不同植物間運輸速度的差異很大。
請認真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1935年科學家提取出了赤霉素,但并沒有把它列為植物激素,為什么?
(2)請分析施用赤霉素后能使矮莖豌豆生長到正常高度的原因是什么?
(3)與生長素比較,說明赤霉素與生長素的明顯不同之處。
(4)某些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以使用赤霉素來增加產量。請舉兩例。
(5)在上面所舉的例子中,能不能施用較多的赤霉素來增加產量,為什么?
(6)據測定:大麥種子(其結構如圖所示)休眠狀態時赤霉素含量幾乎為零,胚乳內的淀粉含量很高;萌發時首先在胚細胞測出赤霉素的含量升高,隨后胚乳及糊粉層赤霉素含量依次升高,緊接著胚乳內的淀粉含量明顯開始減少。赤霉素與胚乳內的淀粉含量減少有何關系呢?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提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并作出合理的假設。
提出問題: 。
作出假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想對市場上的奶粉產品是否屬于假冒偽劣產品進行調查。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請回答:
(1)奶粉是否屬于偽劣產品,需要鑒定奶粉中 、 、糖類等營養成分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標準。
(2)奶粉有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之分。假冒脫脂奶粉有兩種:一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脫脂奶粉,二是用淀粉冒充。若用 對樣品進行檢測呈 反應,表明它是用淀粉冒充脫脂奶粉;若用 試劑對樣品進行檢測呈 反應,表明它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脫脂奶粉。
(3)三鹿問題奶粉是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分子結構如圖),因其含氮量高達66.6%,是理想的蛋白質冒充物。 有些“生物技術公司”在網上推銷“蛋白精”,其實就是三聚氰胺渣,為檢測“蛋白精”是假的蛋白質,可用 試劑對其進行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