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神經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條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經中樞參與,非條件反射則不一定
B.機體內各種反射活動都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
C.效應器是指傳出神經末梢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結構才能完成反射活動
【答案】D
【解析】
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摳、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A、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都需要神經中樞參與,A錯誤;
B、機體內條件反射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非條件反射一般受脊髓控制,B錯誤;
C、效應器是指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C錯誤;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結構才能完成反射活動,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對農田中趨光性的昆蟲進行調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該農田趨光性昆蟲的物種數目
B.黑光燈傳遞給趨光性昆蟲的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C.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調查某種趨光性昆蟲的種群密度
D.趨光性昆蟲都是該農田生態系統的初級消費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894年,赫胥黎對進化論的原理作了哲學上的闡釋。他認為社會倫理關系不同于自然法則,因為人類具有高于動物的先天“本性”,人類社會的進展不應該模仿宇宙過程,而應當在同它斗爭中不斷走向完善,這一主張
A.認為物競天擇并不適于人類社會
B.是中國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論淵源
C.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理論淵源
D.強調物競天擇,宣揚社會進化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實驗是為了( )
A.證明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RNA 也有遺傳的作用
B.篩選肺炎雙球菌的藥物
C.證明 DNA 是生物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D.證明 DNA 的結構是雙螺旋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的體細胞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細胞內含有的染色單體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依次是
A.84、42、84B.42、84、84
C.84、42、42D.42、42、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性激素屬于蛋白質
B.感冒病毒中的核酸,含有的堿基種類有5種
C.組成ATP的小分子物質在DNA中都存在
D.與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核膜上有多種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
B.細菌等原核細胞不含染色體,人體成熟的紅細胞含染色體
C.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D.原核細胞的擬核除沒有核膜外,其他方面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沒有差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羊的有角和無角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某牧場引進了一批該種羊,母羊全為無角,公羊全為有角。在第一個繁殖季節,讓該群羊隨機交配,產下具有統計學意義的F1代羊若干。現對F1代羊進行統計發現,公羊中有角:無角=3:1,母羊中有角:無角=1:3。請結合題意,同答下列問題:
(1)若已知該批親本羊的基因型均相同,則A/a位于____(填“常染色體”“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上,F1代無角母羊的基因型為____。
(2)若已知該批親本母羊全為純合子,公羊全為雜合子,則A/a位于____(填“常染色體”“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上。此情況下,親本公羊的基因型是否都相同?____(填“都相同”或“不都相同”),若都相同,請給出其基因型;若不都相同,請給出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以親本羊為材料,設計一組雜交實驗確認(1)、(2)兩種情況。(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