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于CLC為短腿,所以CC為正常.
2、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二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解答 解:(1)根據題意,一只黑羽短腿雞(BBCLC)與一只白羽短腿雞(bbCLC)交配,F1基因型及比例為BbCLCL:BbCLC:BbCC=1:2:1,其中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現型及比例是藍羽短腿:藍羽正常=2:1.若讓F1中兩只藍羽短腿交配,由于CLCL胚胎致死,所以F2中出現3×2=6種不同表現型,其中藍羽短腿雞(BbCLC)所占比例為$\frac{1}{2}×\frac{2}{3}=\frac{1}{3}$.
(2)從交配結果可判斷CL和C的顯隱性關系,在決定小腿長度性狀上,CL是顯性;在控制致死效應上,CL是隱性.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無色前體物質形成黑色素,說明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對B和b基因進行測序并比較,發現b基因的編碼序列缺失一個堿基對,屬于基因突變.b基因翻譯時,轉錄后缺失部位對應的mRNA上出現終止密碼或從缺失部位以后翻譯的氨基酸序列發生變化,導致無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由于少數雌雞的卵細胞不與精子結合,而與某一極體結合形成二倍體,并能發育成正常個體,即ZW與ZW個體雜交.由于卵細胞只與次級卵母細胞的極體結合,產生的ZZ為雄性,WW胚胎致死,所以后代總是雄性.
故答案為:
(1)藍羽短腿:藍羽正常=2:1 6 $\frac{1}{3}$
(2)顯性 隱性
(3)提前終止 從缺失部位以后翻譯的氨基酸序列發生變化
(4)卵細胞只與次級卵母細胞形成的極體結合,產生的ZZ為雄性,WW胚胎致死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擠牛奶的女工常與患牛痘的奶牛接觸,她們手上會出現牛痘膿包,但天花流行時,卻從不感染天花。這種免疫物質的產生,參與的細胞器有
A、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B、內質網、核糖體、葉綠體、高爾基體
C、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
D、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雜交組合類型 | 子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 | |||
紫花鋸齒葉 | 紫花正常葉 | 白花鋸齒葉 | 白花正常葉 | ||
一 | 紫花鋸齒葉X紫花鋸齒葉 | 1239 | 615 | 611 | 305 |
二 | 紫花鋸齒葉X白花正常葉 | 301 | 305 | 299 | 3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細胞中不存結構① | B. | 結構④是②的通道 | ||
C. | 結構③是相關遞質的受體 | D. | 乙細胞尚未發生興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各種藻類間既存在競爭關系又存在捕食關系 | |
B. | 若沒有濱螺,藻類多樣性會降低 | |
C. | 藻類越多,傳到濱螺的能量傳遞率越高 | |
D. | 濱螺密度越大,藻類多樣性程度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a處能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 |
B. | a興奮時一定會使b產生圖甲所示的電位變化 | |
C. | 處于④狀態時的K+外流不需要消耗ATP | |
D. | 若將神經纖維置于低Na+液體環境中,③的位點將向下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