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中氮流動的局部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完成A過程的生物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氨可為該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 ;完成B過程生物的異化作用類型為 。
(2)在自然界中,完成C過程的生物有兩類,一類是 固氮:微生物,另一類是 固氮微生物。
(3)影響蘆葦等水生植物吸收和運輸NO—3的主要生理活動分別是 和 ;植物吸收的NO-3可用于合成蛋白質和 等高分子化合物。
(4)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假設該湖泊中藻類的總生物量(有機物干重)為m,每條鰱魚的平均生物量為,n,則理論上此湖泊中鰱魚數量的最大值為 條。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遼寧盤錦第二高級中學高二第二次階段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中所示數值的單位是J/(cm2·a)),G為植物,H為植食性動物,C為肉食性動物。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與該生態系統穩定性密切相關的是圖中G、H和C所形成的營養結構 |
B.由G到H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3.51% |
C.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構成生物群落 |
D.H包括多種動物,它們之間需求相似的構成競爭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4.2生態環境的穩態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三個營養級,數字均為實際測得的能量數,單位為百萬千焦。已知該生態系統受到的太陽輻射為118872百萬千焦,但其中118761百萬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請回答:
(1)請將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填寫在圖中的方框內,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陽能。
(2)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_%,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_%。
(3)次級消費者通過異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圖可知,下個營養級不能得到上個營養級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營養級生物內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②其次是上個營養級的部分能量________;③還有少數能量被________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河北正定中學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3個營養級,數字均為實際測得的能量值,單位為106kJ。請據圖回答:
(1)從上圖看出,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 106kJ,植食性動物用于生長、發育、繁殖所需的能量為 106kJ,植食性動物對植物的 、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如果該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的能量超過了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則為 生態系統
(3)如果該水域發生重金屬污染,則上圖生物中 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最高。
(4)圖3中,a、b、c三者之間構成的食物鏈(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4.2生態環境的穩態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三個營養級,數字均為實際測得的能量數,單位為百萬千焦。已知該生態系統受到的太陽輻射為118872百萬千焦,但其中118761百萬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請回答:
(1)請將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填寫在圖中的方框內,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陽能。
(2)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_%,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_%。
(3)次級消費者通過異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圖可知,下個營養級不能得到上個營養級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營養級生物內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②其次是上個營養級的部分能量________;③還有少數能量被________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遼寧高二第二次階段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中所示數值的單位是J/(cm2·a)),G為植物,H為植食性動物,C為肉食性動物。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與該生態系統穩定性密切相關的是圖中G、H和C所形成的營養結構
B.由G到H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3.51%
C.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構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種動物,它們之間需求相似的構成競爭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