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1)、(2)小題。
(1)植物葉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氣孔,氣孔結構如圖所示。當組成氣孔的細胞(保衛細胞)吸水后,會膨脹變形,氣孔開啟;反之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請以放置一小段時間的菠菜為材料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氣孔具有開
啟和關閉的功能。要求寫出實驗材
料與主要用具、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并作出解釋。
實驗材料與主要用具:
實驗步驟:
預測實驗結果并作出解釋:
(2)某實驗小組為了驗證乙烯的生理作用,進行了下列實驗:
取A、B兩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綠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釋放出乙烯)處理;B箱不加乙烯利作為對照。當發現兩箱番茄顏色有差異時,A箱的番茄呈 色,B箱番茄呈
色。從這兩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別研磨成勻漿,除去勻漿中的色素,過濾。取無色的等量濾液分別加入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加熱后,搖勻觀察,發現A試管中呈磚紅色,B試管中也呈此顏色,但比A試管中的顏色 (深或淺),說明經乙烯利處理后番茄中 含量增多了。
根據上述實驗可證明乙烯具有 的作用。
(1)實驗材料與主要用具:菠菜、清水、濃鹽水、蓋玻片、載玻片、顯微鏡、吸水紙、滴管、鑷子等。
實驗步驟:①取菠菜葉,用鑷子剝取表皮。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將表皮放入清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③將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先用低倍鏡下找到氣孔,移到視野中央,再換高倍鏡進行觀察,記錄觀察到的氣孔狀態。④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上濃鹽水,再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取蓋玻片下的液體,反復幾次。⑤繼續觀察氣孔的變化,并做記錄。
預測實驗結果并作出解釋:在清水中氣孔應開啟,因為當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外溶液濃度時,保衛細胞吸水膨脹變形,氣孔開啟。 在濃鹽水中氣孔應關閉,因為當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外溶液濃度時,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2)紅 綠 淺 還原糖 促進果實成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試回答下列(1)~(2)題。
(1)在一些性狀的遺傳中,具有某種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發育,導致后代中不存在該基因型的個體,從而使性狀的分離比例發生變化。小鼠毛色的遺傳就是一個例子。
一個研究小組,經大量重復實驗,在小鼠毛色遺傳的研究中發現:
A.黑色鼠與黑色鼠雜交,后代全部為黑色鼠。
B.黃色鼠與黃色鼠雜交,后代中黃色鼠與黑色鼠的比例為2:1
C.黃色鼠與黑色鼠雜交,后代中黃色鼠與黑色鼠的比例為1:1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控制毛色的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
①黃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
②推測不能完成胚胎發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
③寫出上述B、C兩個雜交組合的遺傳圖解。
(2)回答下列問題:
①真核生物基因的編碼區中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稱為___,不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稱為_____。
②一般來說,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條多肽鏈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確定其基因編碼區的DNA序列?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06重慶卷)(21分)請按要求回答下列(1)、(2)小題:
(1)甲病是一種伴性遺傳病(致病基因為Xb),乙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致病基因為r)。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則這對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他們再生育一個孩子,該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同時患甲、乙兩種病的孩子的性別是________。
(2)苯丙酮尿癥是新生兒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遺傳病。患兒由于缺少顯性基因H,導致體內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使來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謝途徑轉變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體內積累過多,就會造成患兒神經系統損害。目前防治這種疾病的有效方法是盡早采用食療法,即給予患兒低苯丙氨酸飲食。
①請根據以上知識補充完成下表(其中,含量用“正常”、“過多”、“缺乏”表示):
患兒 | 體內苯丙酮酸含量 | 體內苯丙氨酸羥化酶含量 | 基因型 |
食療前 |
|
|
|
食療后 | 正常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10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請回答下列(1)、(2)小題。
(1)已知放線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劑。右圖是根據海膽受精卵在有放線菌素D和無放線菌素D存在情況下培養時,對14C標記的纈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的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直接參與將14C—纈氨酸摻入新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 ,該過程在生物學上
稱為 ,所依賴的模板是 分子,合成該分子所需要的原料是 。
②從受精開始到10小時之內,蛋白質合成所依賴的模板分子的來源是 。(從下圖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 B.受精卵新合成的 | C.精子提供的 | D.無法確定 |
| 細胞總DNA | 細胞總RNA |
| 輸卵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 | 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島素基因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河北省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列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有關圖例,回答相關問題。
上圖一為該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根據圖一回答下列(1)~(2)小題。
(1)碳經②的傳遞形式主要是 。參與過程④的生物呼吸作用類型是 。
(2)圖中碳從無機環境中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①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有圖中的 過程。
上圖二表示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根據圖二回答下列(3)~(5)小題。
(3)圖示食物網中共有食物鏈 條,鷹與狐貍的關系是 。
(4)圖中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陽能總量,E1、E2、E3分別表示流入牲畜、昆蟲、鼠的能量。則該食物網中由第一營養級傳遞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 。
(5)假如鷹的食物1/4來自食蟲鳥,1/2來自鼠、1/4來自狐貍,則鷹的能量增加100 kJ,牧草提供的能量最少為 kJ。
上圖三表示調查小組同學從當地主管部門獲得的某物種種群數量的變化圖,回答第(6)小題。
(6)該種群在1~20年中種群數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年間種群的增長速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江蘇省2010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請回答下列(1)、(2)小題。
(1)已知放線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劑。右圖是根據海膽受精卵在有放線菌素D和無放線菌素D存在情況下培養時,對14C標記的纈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的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直接參與將14C—纈氨酸摻入新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 ,該過程在生物學上
稱為 ,所依賴的模板是 分子,合成該分子所需要的原料是 。
②從受精開始到10小時之內,蛋白質合成所依賴的模板分子的來源是 。(從下圖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無法確定
③受精10小時以后,海膽細胞內新合成蛋白質所依賴的模板主要是 (答案從上小題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
。
(2)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紅細胞合成β珠蛋白,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這些細胞都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因此早期人們推測細胞的這種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起來后,科學工作者用編碼上述三種蛋白的基因分別作探針,對三種細胞中提取的總DNA的限制性內切酶的酶切片段和三種細胞的總RNA分別作分子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
細胞總DNA |
細胞總RNA |
|
輸卵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輸卵管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島素基因 |
+ + + |
- - + |
注:“+”陽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雜合雙鏈)
“-”陰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游離的單鏈)
①上述實驗結果說明:早期人們認為細胞的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據此實驗,你認為這種推測 (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而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合成不同的蛋白質是 的結果。同一生物不同類型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各自執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其直接原因主要是由 分子決定的,可以說這類分子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②卵清蛋白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為開辟的食物來源,除了從日常禽蛋類食物中獲取,還有望通過生物工程中的 和 利用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生產大量的卵清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