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 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 C、C一G,推測 “P”可能是()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胞嘧啶 D.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12. C解析:由得到的4個DNA分子的堿基 對可知該DNA分子經過誘變處理后,其 中1條鏈上的堿基發生了突變,另一條鏈 是正常的,因此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 中正常的DNA分子和異常的DNA分子 各占1/2. 因此含有G與C、C與G的2個 DNA分子是未發生突變的。這兩個正常 的DNA分子和親代DNA分子的堿基組成是一致的。即親代DNA分子中的堿基 組成是G—C或C—G,因此P可能是G或C. 所以C項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1. 下面是某同學對“堿基互補配對”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 DNA分子中有一個嘌呤就會有一個與之相配對的嘧啶
B. DNA分子中喊基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即減基互補配對原則
C. 堿基之間的互補配對關系有A—T、A—U、C—G三種
D. DNA分子中堿基間的互補配對確保了 DNA分子能貯存大量的遺傳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 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中個別堿基對的替換可能不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B. 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出現或多或少的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基因突變
C. DNA的復制和轉錄的差錯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
D. 隱性突變個體需連續培養三代才能選出能穩定遺傳的純合突變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4. (15分)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一年種植一次。已知水稻的高桿(A) 對矮稈(a) 為 顯性,抗病(B) 對易感病(b) 為顯性,有芒(D) 對無芒(d) 為顯性。控制上述三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 染色體上。為獲得純合矮桿抗病水稻植株,研究人員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根據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1) 過程①的育種原理是 ,若F1自交3代,產生的F4中純合抗病植株占 。
(2) 過程②中誘導加倍的方法是 ,其作用原理是 。
(3) 過程③中將抗病基因導人葉肉細胞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酶是 ,將葉肉細胞培養成轉基因植株的技術手段是 。從變異角度來看,該方法相比于其他育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
(4) 過程④涉及的主要變異類型是 ,所選種子應處于階段。
(5) 現有三個純系水稻品種,①矮稈易感病有芒、②高桿易感病有芒、③高桿抗病無芒。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獲 得矮桿抗病無芒純系新品種,請寫出育種過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7. (2014 •天津五校聯考) 有一個隨機交配的種群,在沒有遷移等條件下,20年內該種群的基因型頻率變化如下 表。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該種群在20年內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年 | AA/% | Aa/% | aa/% |
1 | 24 | 72 | 4 |
20 | 36 | 48 | 16 |
A. 該種群將朝著Aa增多的方向進化 B. 該種群的生活環境有較大變化
C. 該種群沒有表現出生物進化 D. 該種群生物已形成與原來不同的新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2014 •莆田模擬) 孟德爾在對一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有關基因分離 定律的幾組比例,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A. F2的表現型比為3 : 1 B. F1產生配子的比為1 : 1
C. F2基因型的比為1 : 2 : 1 D. 測交后代比為1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 (2014 •山東青島質檢)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從根本上講,若沒有突變,進化將不可能發生
B. 遷人、遷出不會造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C. 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而基因頻率的改變是不定向的
D.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 (2014 .云南建水一中期中) 讓高稈(D) 抗銹病(T) 與矮稈(d) 不抗銹病(t) 兩種純合子的小麥進行雜 交。請回答有關問題:
(1) F1的基因型是 ,F1可產生雌雄各種配子,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2) F2的表現型有 種,表現型及比例為,F2的基因型有 種。
(3) F2中我們需要的性狀類型是 ,基因型分別為 和 ;若F2有320株,則符合需要的純合子約有 株,雜合子約有 株。
⑷在F2中,抗病與不抗病植株數目之比是 ;高桿與矮稈植株數目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