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細胞內的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聯系。結合下面關于溶酶體(一類含多種水解酶、具有單層膜的囊狀細胞器)發生過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f表示b與e正在融合,這種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______特點。
(2)細胞器a、b、c、d膜結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等。
(3)b是剛形成的溶酶體,它起源于細胞器a。e是由膜包裹著衰老細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來源于細胞器c。由圖示可判斷: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表示自然條件有差異、存在地理隔離的3個地區。A地區物種甲某些個體遷移到B、C地區,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 留居A地區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生改變
C. 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
D. 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體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號和第9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見明顯異常 ,關于該重組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還可能發生變異
B. 表現型仍受環境的影響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遺傳多樣性
D. 改變了酵母菌的進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根據圖判斷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質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質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肉毒梭菌(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的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熱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下面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
請據此回答:
(1)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
(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________________種單體組成,有______________個肽鍵。
(4)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_______個氨基。
(5)形成該化合物時,脫去的水分子中的氫來自于氨基酸中的__________(填基團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組織培養實驗室的愈傷組織被真菌嚴重污染,為查找污染原因設計了四個實驗,實驗條件除圖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圖表示實驗結果,據圖不能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A.污染主要不是培養基滅菌時間短造成的
B.污染不可能來源于組織培養所用的離體組織
C.調節培養基pH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D.調節培養溫度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大多數是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各種蛋白質合成之后要分別運送到細胞中的不同部位,以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下圖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表示某些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①、②、③分別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B.該過程可以說明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
C.a表示脫水縮合過程,b、c表示蛋白質的加工及運輸過程
D.圖解中的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高中生物有關實驗的操作和敘述:圖甲是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時某視野中的圖像,如要把圖甲的3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應將裝片適當向移動;圖乙是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黑藻葉細胞的細胞質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圖中所標記的那一個葉綠體實際所處的位置是位于角,時針方向流動。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
A. 右、右下、順 B. 右、右下、逆 C. 左、左下、逆 D. 左、左下、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