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Ⅰ、Ⅱ題:
I. 植物A有一個很特殊的CO2利用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如圖一);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分解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圖二);植物B的CO2利用過程如圖三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卻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沒有光照,光反應不能正常進行,不能為暗反應提供所需的 ,白天植物A進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來源有 和 。
(2)某課題組為驗證上述植物A和植物B夜晚生理代謝的差異,利用左下裝置設計實驗。請補充下表有關內容(實驗前檢測空氣中CO2的濃度)
(3)實驗1h后反應瓶內CO2 濃度的變化是 變量。
Ⅱ. 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奧德姆在農場的荒地上用含32P的溶液噴灑于雜草上,然后定時檢測生物體內32P的出現順序,以研究該荒地中幾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已知甲、乙為動物,丙是一種腐生細菌,如圖所示。
(1)若甲、乙之間存在捕食關系,則捕食者應是 生物。
(2)該荒地經過一段時間后,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將 (增大/減小),該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逐漸提高,發生在該生態系統的演替屬于 。
(3)調查該荒地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用 的方法進行采集。采集的小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 溶液中,有些小動物用肉眼難以識別,可借助 進行觀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0(21分)回答下列I、II小題。
I.(9分)有人通過實驗探究某海藻餓最佳培養條件,以獲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單位體積的藻體干重)。
(1)在有光條件下培養海藻時,培養液中必須含有__________,還需定時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_。海藻光合速率隨著向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下圖,圖中B點表示最佳的________培養條件。
(2)該海藻的無光條件下仍能生長,但需在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機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
(3)向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濃度的培養液,在一定光照條件下培養該海藻,測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要確定培養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還需設計_____________的實驗。
(4)綜合上述實驗,獲得該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養條件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1.(21分)回答下列Ⅰ、Ⅱ兩小題。
I.(7分)圖A為小島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有人向小島引入一定數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變色蜥和較大的地面節肢動物為食),跟蹤調查該生態系統及其對照組的變化,發現沙氏變色蜥和網蜘蛛的數量變化較大(見圖B),而其它生物數量變化相對較小。請回答下列問題:
(1)沙氏變色蜥處于第_____________營養級,其與卷尾鬣蜥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__。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變色蜥的變要活動范圍從樹基部向上轉移,而網蜘蛛的織網位置略有下降,此現象表明生態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發生改變。
(3)引入卷尾鬣蜥后,網蜘蛛的數量變化趨勢是________。結合其它生物的數量變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能夠保持相對穩定,表明生態系統內部具有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8分)請回答下列I、II兩小題:
I.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很有興趣,設計了下圖實驗:
(1)該同學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時,進行了圖1所示的實驗,胚芽鞘彎向光源方向生長的原因是 。
(2)為了證實(1)中的原因,該同學又設計了圖2所示的實驗。若胚芽鞘 (填字母)生長最快,胚芽鞘 (填字母)生長最慢,則能證實(1)中胚芽鞘彎向光源方向生長的原因。
II.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實驗中。該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為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安慶六校高三第三次聯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I(21分)為探究影響光合速率(單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員利用玉米和大麥在適宜的溫度、光照強度下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右圖。請回答:
⑴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和 。
⑵如果將長勢相同的玉米和大麥幼苗共同種植在一個透明密閉的裝置中,保持題干中的條件和21%的O2環境,一段時間后, 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
⑶由圖可知,大麥植株處于不同CO2濃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O2量為 時最高;隨著含O2量增加,光合速率會 。
⑷某人擬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設計實驗,進一步探究較低和較高氧氣濃度對玉米光合速率的影響。請幫助完成下列實驗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適宜濃度的完全培養液(含植物生長的全部必需無機鹽離子),適宜濃度的NaHCO3溶液(維持CO2含量在大氣水平),培養裝置,照明燈,O2發生器等。
實驗步驟:
①組裝培養裝置并編號為甲、乙、丙。培養裝置除規格滿足實驗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質和取樣分析外,還應 。
②向甲、乙、丙中分別加入等量且適量的完全培養液和NaHCO3溶液,振蕩搖勻,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裝置甲、乙中分別充入相同體積的4%O2和50%O2,丙組 作為對照。
④在 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實驗過程中保持培養液的有氧環境。
⑤觀察記錄實驗數據,比較得出結論。
結果與結論(略)。
討論:為盡量減少實驗的偶然誤差,對實驗材料的處理應注意:
a. ;
b. 。
II.(9分)某同學為了探究不同條件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做了如下實驗:用8株有20片葉片、大小和長勢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利用傳感器定時測定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實驗結果統計如下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強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開始時CO2量(單位)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單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1)序號1、3、5、7可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在該實驗組合中,實驗變量是 ,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是 。
(2)序號2、4、6、8可構成另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則該實驗組合研究的主題是:
。
(3)序號1、3、5、7在實驗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值的含義是 。
(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在坐標圖里繪制出不同實驗條件(表中所示實驗條件)下該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變化曲線圖和真光合作用速率變化曲線圖(請在橫坐標上注明所表示的變量和具體數值)。
(5)若想確定天竺葵生長的最適合光照強度,請在本實驗的基礎上寫出進一步探究的實驗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陜西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附加題10分)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 Gene I是抗氨芐青霉素基因,Gene II是抗四環素基因。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用限制酶II切割DNA后得到的是兩個 末端。限制酶I剪切得到的一個末端可以畫為 。
(2)本實驗中若要得到符合要求的重組質粒,應該用 切割質粒,用 切割目的基因。然后用 處理混合物得到重組質粒。
(3)把重組質粒導入動物細胞的方法一般是 。要把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應該將細胞放在含有 的培養基中選擇培養。
(4)不同生物的基因可以拼接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