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動物的晝夜節律與周期基因密切相關,該基因的表達及調控過程如圖所示,其編碼的蛋白PER在夜間累積而在白天降解。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過程中游離的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相互連接
B.②過程中一個mRNA分子能翻譯出多個PER蛋白
C.周期基因的表達與調控可能發生在下丘腦的某些細胞中
D.TIM與PER的結合物會影響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
【答案】D
【解析】
基因表達是指將來自基因的遺傳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產物的過程,基因表達產物通常是蛋白質。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過程由RNA聚合酶催化,以DNA為模板,產物為RNA。RNA聚合酶沿著一段DNA移動,留下新合成的RNA鏈。翻譯過程是以信使RNA(mRNA)為模板,指導合成蛋白質的過程。每個mRNA攜帶由遺傳密碼編碼的蛋白質合成信息即三聯體。編碼區的每個核苷酸三聯體稱為密碼子,并且對應于與轉運RNA中的反密碼子三聯體互補的結合位點。多種密碼子可能對應同一種氨基酸,稱為密碼子的簡并性。
A、①過程為轉錄,游離的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相互連接形成RNA,A正確;
B、②過程表示翻譯,一個mRNA分子作為模板,可多次被翻譯,得到多個PER蛋白,B正確;
C、下丘腦與動物的節律性有關,周期基因的表達與調控可能發生在下丘腦的某些細胞中,C正確;
D、從圖中可以看出,TIM與PER的結合物通過影響周期基因的轉錄來抑制其表達,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并進入宿主細胞后的一系列代謝活動,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RNA和蛋白質均可通過核膜,但DNA不能
B.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中不含有HIV,因此我們與艾滋病患者共同進餐、接吻并不會感染HIV
C.HIV會降低人類的特異性免疫能力和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D.HIV可在輔助性T細胞中增殖,其增殖速率與T細胞增殖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實際光合速率,某科研小組將該植物幼苗置于密閉無色透明的容器內(容器內溫度適宜且有充足的CO2),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進行實驗,測定并計算出O2的產生量和CO2釋放量,分別繪制成如圖所示的A、B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m值是在_______條件下測得的。實驗中利用一盞瓦數不變的臺燈,通過_________來改變光照強度。
(2)當光照強度為c時,改變裝置中的某因素,導致C3的含量下降,則最有可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幼苗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同時對應的光照強度為圖中的_________,此時幼苗葉肉細胞中[H]的移動方向包括:細胞質基質到線粒體內膜、__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研究環境條件變化對其產量的影響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
(1)光合作用光反應利用光能分解______________,之后利用光反應產生的______________,將 CO2轉化為糖類。其中,影響光合作用的內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寫出兩個)。
(2)科研人員測定小麥一晝夜凈光合速率(Pn)的變化,發現小麥與其他植物一樣出現了“午睡”現象。一般認為,午后溫度較高,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使葉片降溫,同時,由于保衛細胞失水導致葉片氣孔開度_____。這一變化影響了光合作用的_____過程,使午后小麥光合速率降低。
(3)科研人員測定了同一株小麥兩種不同向光角度的葉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積不同)午后部分指標,結果如下表。
凈光合速率(Pn) | 葉片溫度(TL) | 胞間 CO2 濃度(Ci) | |
直立葉 | 12.9 | 37.5 | 250 |
平展葉 | 8.8 | 37.7 | 264 |
對相關數據進行直立葉和平展葉葉片溫度無明顯差異,說明二者的氣孔開度________,但平展葉凈光合速率卻_____,此時胞間 CO2 濃度較高,說明氣孔開閉引起的胞間 CO2 濃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現象的唯一因素。
(4)科研人員推測,午間強光照可能會導致_____上的由色素和蛋白質組成的光系統II 發生損傷,導致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速率下降,進而抑制葉片的光合作用速率。D1 是對光系統Ⅱ 活性起調節作用的關鍵蛋白,科研人員使用蛋白質凝膠電泳技術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的 D1 含量,結果如圖 1 所示,實驗中微管蛋白的作用是做參照以排除_____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分析可知_____,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午睡”現象。
(5)水楊酸(SA)是一種與植物抗熱性有關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員用適宜濃度的 SA 噴灑小麥葉片后,測定兩種光照條件下的 D1 蛋白含量,結果如圖 2 所示,可推測,SA 對小麥午間光合作用的影響及機制是:_____。
(6)綜合上述研究,請提出兩項農業生產中減少“午睡”現象提高小麥產量的合理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熱性驚厥(FC)是指當患兒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導致體溫在38~40℃時發生的驚厥。與小兒腦發育不成熟、神經細胞結構簡單、興奮性神經遞質和抑制性神經遞質不平衡等有關。分析回答問題。
(1)當機體發熱時,神經細胞的代謝增強,中樞神經系統處于過度興奮狀態,使高級神經中樞______產生強烈的放電,患兒全身或局部出現肢體抽搐等現象。
(2)腦中約60~70%的突觸利用谷氨酸作為主要的神經遞質,患兒高熱時神經細胞會釋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圖為其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
①大量的谷氨酸與突觸后膜上的A受體結合,促進大量Ca2+進入細胞內,激活__________進而產生過量的NO,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同時使神經與肌膜對_________通透性增高引發動作電位,導致驚厥發作。
②正常生理狀態下,當細胞內Ca2+過多時,通過_________(結構)逆濃度將過多的Ca2+排出,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經細胞衰老或死亡。
(3)長期的反復發生的FC可移行為癲癇(EP),通過對156例FC患兒的腦電圖(EEG)進行分析,得到FC的臨床與EEG分析如下表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體溫/℃ | FC發作 | EEG檢查 | 年齡/歲 | |||||
≤38.5 | >38.5 | 首次 | 反復 | 二周內 | 二周后 | ≤3 | >3 | |
EEB正常例數 | 10 | 101 | 74 | 27 | 45 | 65 | 100 | 11 |
EEG異常例數 | 15 | 30 | 24 | 31 | 34 | 11 | 28 | 17 |
合計 | span>25 | 131 | 98 | 58 | 79 | 77 | 128 | 28 |
①首次發作體溫越低,FEG異常率越高
②FC患兒年齡越大,EEG異常檢出率越低
③若二周后EEG檢查仍然異常,則需進一步治療以避免FC可能移行為EP
④減少長期的反復發生的FC對EP的預防有一定的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大豆種子置于水分、空氣、溫度、陽光等條件適宜的環境中培養,定期測定萌發種子或幼苗的重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若以葡萄糖為呼吸底物,第六天測得種子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之比為1∶1,則大豆細胞內無氧呼吸的強度為_________。若H218O參與大豆種子的有氧呼吸,則此過程中18O的轉移途徑是______,該實驗方法是_______。
(2)若第10天大豆種子均萌發成幼苗,則大豆種子幼苗的光合速率__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速率。10天后大豆幼苗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11天大豆幼苗葉綠體產生的O2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工作者為研究不同生根劑對紫葉紫薇扦插的影響,研究了2種生根劑在不同濃度下處理不同時間對扦插枝條生根效果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0mg·L-1NAA浸泡3h處理會抑制扦插枝條生根
B. 2種生根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率的影響均具有兩重性
C. ABT組隨溶液濃度升高,對扦插枝條生根率的促進作用增強
D. NAA組隨溶液濃度升高,對扦插枝條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發現真核生物中編碼A蛋白的基因上游有能夠增強基因表達的DNA序列,被稱之為增強子,增強子的作用機理如下圖。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增強子的核苷酸序列與其周圍的核苷酸序列有明顯的差別
B.增強子發揮作用需要依靠激活因子、介導因子和轉錄因子
C.增強子的核苷酸序列改變將引起A蛋白空間結構的改變
D.圖中?處代表RNA聚合酶,增強子可以增強其與啟動子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質合成,B/b控制黑色物質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的關系如圖所示:
(1)選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 | F1 | F2 | |
實驗一 | 甲×乙 | 全為灰鼠 | 9 灰鼠:3 黑鼠:4 白鼠 |
實驗二 | 乙×丙 | 全為黑鼠 | 3 黑鼠:1 白鼠 |
①兩對基因(A/a 和 B/b)位于_____對染色體上,小鼠乙的基因型為_____。
②實驗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種基因型,灰鼠中雜合體占的比例為_____。
③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_____色物質,實驗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為_____。
(2)在純合灰鼠群體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只黃色雄鼠(丁),讓丁與純合黑鼠雜交,結果 如下:
親本組合 | F1 | F2 | |
實驗三 | 丁×純合黑鼠 | 1 黃鼠:1 灰鼠 | F1 黃鼠隨機交配:3 黃鼠:1 黑鼠 |
F1 灰鼠隨機交配:3 灰鼠:1 黑鼠 |
①據此推測,小鼠丁的黃色性狀是由基因_____突變產生的,該突變屬于_____性突變。
②為驗證上述推測,可用實驗三F1代的黃鼠與灰鼠雜交,若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 則上述推測正確。
③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分別標記小鼠丁精原細胞的基因A、B及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觀察其分裂過程,發現某個次級精母細胞有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其原因是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