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某課題組以新疆地區的某草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紅椋鳥”被稱為“草原蝗蟲收割機”,主要以蝗蟲為食。在蝗蟲爆發的2公頃范圍內,第一次捕獲60只該鳥,全部標記后釋放,半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獲中,未標記的有80只,帶標記的有30只,則該范圍內粉紅椋鳥的種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3)調查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進行采集。
(4) 利用性引誘劑殺滅蝗蟲屬于________(填“化學”、“生物”、“機械”)防治。蝗蟲數量一般________(填“會”或“不會”)影響直接或間接以它為食物的生物的數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110只/公頃 取樣器取樣法 生物 不會 蝗蟲在食物鏈(或網)的位置還可以由(這個營養級的)其他(或多種)生物所代替(或取代)
【解析】
(1)生態系統是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消費者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2)標志重捕法:適用范圍: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而“粉紅椋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調查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標志重捕法。(3)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宜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在進行這類研究時,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4)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大致有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對人類生存環境無污染)和機械防治等。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結構)。
(2)在蝗蟲爆發的2公頃范圍內,第一次捕獲60只該鳥,全部標記后釋放,半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獲中,未標記的有80只,帶標記的有30只,則該范圍內粉紅椋鳥的種群密度= = 110只/公頃。
(3)調查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采集、調查。
(4)使用性引誘劑捕殺害蟲屬于生物防治,對人類生存環境無污染。如果一條食物鏈上某種生物減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可能由其他生物來取代,所以蝗蟲數量一般不會影響直接或間接以它為食物的生物的數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某種雌雄異株的二倍體植物(2N=12,其中常染色體為1-V),其高莖與矮莖、紅花與白花、圓粒與皺粒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用高莖紅花圓粒雌株與矮莖紅花圓粒雄株雜交,F1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 高莖:矮莖 | 紅花:白花 | 圓粒:皺粒 |
1/2雌性 | 1∶1 | 2∶0 | 3∶1 |
1/2雄性 | 1∶1 | 1∶1 | 3∶1 |
(1)通過分析可以確定,屬于顯性性狀的是___________。該植物的花色和粒型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株高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高莖為顯性,當每天光照時間大于18小時時,矮莖雌性植株會發生性反轉現象,而雄性沒有這種現象。讓F1中高莖雌雄植株雜交,在每天20小時光照條件下,后代雌雄比例為___________。
(3)若該植物每一對常染色體都可形成可育的三體,現有純合的圓粒、皺粒植株以及一系列純合的三體圓粒植株(簡稱為三體I、三體Ⅱ……三體V)若干,請從中選擇材料設計實驗探究粒型基因位于哪一對常染色體上。
①實驗過程:
步驟1:取皺粒植株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雜交,得F1;
步驟2:取F1中三體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統計后代種子的粒型和比例。
②結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粒型基因位于該對常染色體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粒型基因不位于該對常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蜂群中,少數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育成蜂王,而大多數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域添加甲基基團(如下圖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遺傳信息發生改變,從而使生物的性狀發生改變
B.蜂群中蜜蜂幼蟲發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域的識別和結合
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突尼斯軟籽石榴是一種熱門水果,深受大家喜愛,但其抗寒能力差,這成為限制該種石榴栽培的重要因素。科學家們利用基因工程對其進行定向改造,以得到抗寒性強的優良品種。下圖表示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方法,圖中標注的是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切割目的基因時選擇的兩種限制酶最好為_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兩種限制酶的優勢是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
(2)可通過________技術對獲得的抗寒基因進行體外擴增,該過程使DNA解旋的方法與細胞內復制時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體外擴增時使用的酶具有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將重組質粒導入經________(過程)培養成的軟籽石榴的愈傷組織中常用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圖甲)和Pl噬菌體載體(圖乙)構建重組DNA。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酶切位點分別是BglⅡ、EcoRⅠ和Sau3AⅠ。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構建重組DNA時,可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體載體
B. 構建重組DNA時,可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體載體
C. 圖乙中的Pl噬菌體載體只用EcoRⅠ切割后,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D. 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體載體,再用DNA連接酶連接,只能產生一種重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某物質(ET)對生長素(IAA)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以豌豆幼苗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IAA的濃度和是否添加物質ET
B.實驗結果顯示ET對不同濃度IAA的生理功能均起促進作用
C.該實驗過程中豌豆生根的數量最多時對應IAA濃度小于b
D.每組實驗中豌豆幼苗的數量,長勢均應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動物體內的一組細胞分裂示意圖。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該動物的正常體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
B.圖中表示有絲分裂的細胞及分裂的順序是⑥→③→⑤
C.圖中屬于減數分裂過程的有①②④
D.圖②產生的子細胞一定為精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一個家系的系譜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體
B.Ⅲ10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Ⅱ4與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
D.Ⅲ11的致病基因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圖。當外源性致敏原首次進入機體后,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漿細胞并分泌抗體,抗體可被吸附在肺組織中肥大細胞的表面,當該種致敏原再次進入機體后,可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組胺、白三烯等過敏介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漿細胞識別致敏原后能夠分泌特異性抗體
B.臨床藥物可以通過促進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
C.過敏介質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效應
D.哮喘是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