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細胞內相關的變化過程,則該過程( )
A.發生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圖中核糖體移動方向是由下至上
B.發生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合成結束后②③④的結構相同
C.發生于原核細胞內,此過程需要解旋酶和ATP的參與
D.發生于原核細胞內,合成①和②所需原料分別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為某生物核基因表達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核糖體上。其中①是mRNA,②③④是多肽鏈。
A、圖示轉錄和翻譯過程在同一時空進行,發生在原核細胞中,根據多肽鏈的長度判斷,核糖體移動方向是由下至上,A錯誤;
B、發生于原核細胞的細胞質內,合成結束后②③④的結構相同,B錯誤;
C、發生于原核細胞內,此過程不需要解旋酶,但需要ATP的參與,C錯誤;
D、發生于原核細胞內,合成①和②所需原料分別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細胞計數板是對細胞進行計數的重要工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每塊計數板的正中央通常有2個計數室
B. 應在向計數室滴加樣液后再蓋蓋玻片
C. 計數時,應統計計數室內所有的細胞
D. 使用后,必須用試管刷徹底清洗計數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學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然進化論。所謂“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借助外來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或者外來智慧的設計。可見,達爾文學說
A.否認了環境影響因素B.為啟蒙運動提供依據
C.與牛頓力學互為補充D.否定了上帝造物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池塘內草魚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調查草魚的種群密度時,網眼太大常使調查值偏大
B. T3時草魚的種群密度約為T5時對應種群密度的一半
C. T5時增加餌料的投放,池塘草魚的環境容納量會有所增大
D. 無論T2之前數據如何,T2~T3和T3~T5時間段內種群數量都是逐漸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達爾文的社會學信徒將生物進化論套用于人類社會行為的研究中,“生存競爭”以社會進化法則而成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信條。這說明
A.生物進化論被曲解和照搬B.人類和生物進化規律相同
C.達爾文學說變得不合時宜D.生物進化論得以完整傳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生長素的問題。
(1)當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到相鄰側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角度(α)。下圖為實驗示意圖。
①α的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在兩組實驗中若α相同,則瓊脂塊中含有生長素的濃度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細胞水平上證明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可以取彎曲處做________(填“橫切”或“縱切”)片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測量兩側細胞的平均長度,做出比較。
(3)下圖是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________、莖的遠地側的是________。
(4)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科研人員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此科研人員所做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為使實驗更嚴謹,還需將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作為對照組。
③據此實驗結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其根向重力生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下列與種群特征有關的問題。
Ⅰ.(1)某生物課外小組對一個草原生態系統進行了相關的生態學調查。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原中某種植物的種群密度,取樣的關鍵是要注意________。若選取5個樣方,種群密度分別是每平方米N1、N2、N3、N4、N5(株),則該植物的種群密度約為________株/m2。
(2)下圖表示的是四種不同種群中不同年齡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小的是_____________。
(3)某同學對一云杉林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統計,將統計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為5級,每一級的植株數量如下表所示。
等級 | 高度(cm) | 數量(株) |
a級 | h≤10 | 120 |
b級 | 10<h≤30 | 62 |
c級 | 30<h≤100 | 32 |
d級 | 100<h≤300 | 16 |
e級 | h>300 | 6 |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此云杉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________。
Ⅱ.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圖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請分析回答:
(1)下圖A、B能反映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
(2)t2時期后,種群數量________。
(3)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________型。
(4)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K,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被破壞,以便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遺傳信息的_____過程,發生的場所是_____,此過程除圖中所示條件外,還需要_____等。
(2)③表示_____,合成的主要場所是_____,通過_____到細胞質中,穿過_____層膜,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3)圖中方框內的堿基應為_____,對應的5應為_____(賴氨酸密碼子為AAA,苯丙氨酸密碼子為UUU)。
(4)圖中的氨基酸共對應_____個密碼子。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中,某同學繪制的顯微鏡下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示意圖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陰影部分不呈現紫色
B. a/b值可作為細胞失水的程度指標
C. 實驗初始濃度大小: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
D. 圖示時刻濃度大小:外界溶液濃度等于細胞液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